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惠民利民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这是近年来文化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恳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推动该法立法进程,争取在今年下半年提交常委会审议并正式出台。”22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时说。(4月23日《光明日报》)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可以说是为基层开展文化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依据。也就是说,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能有效促进文化服务走进制度化。建立健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制度保障,才能最大化地遵循文化服务的发展规律,更加有利于激发文化服务的创造活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所谓“纲举目张”,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假如没有“法”来保障,难免在文化服务的质量上要打折扣。
群众的文化愿望不能满足,假如没有法律来维护他们的文化利益,也只能有了怨气放在肚子里不消化,久了就会成为“病”——对于先进的文化体系失去信心。但是,有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他们就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文化需求的权利,对于公共文化的服务质量,诉求也就变得天经地义。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就是从一定层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平合理。
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质量?除了法律这个标准最为客观公正外,其他都会带有不确定性,甚至发生权力过滥,随意降低服务标准等问题。政府也好,文化部门也好,老百姓也好,法律就是准则,就是依据,有法在前面领路,才能有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真正保障。但是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立法进程,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思考,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倾听民意,这样立出来的法才接地气,才精准。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5-04-08《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入全国人大2015立法日程
- 2015-03-30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
- 2015-03-24三元区举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系列活动
- 2015-01-31社会力量办文化 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
- 2015-01-22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齐短板 兜好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