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聂可 彭卓蒋芳)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伴随着“钱袋子”一并鼓起来的,是老百姓一颗颗“文艺”的心。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
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为目标,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不断创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文化服务“不接地气” “空城计”频现浪费资源
老百姓和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错位由来已久。文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二五”起到2013年底,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资金支持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然而,还是有不少文化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
在南方某城市,其位于市中心的美术馆建成多年,却由于展品太过“小众”,一直鲜受关注,一些市民甚至不知道只需凭身份证就可入场。“之前那些展览大家都觉得没意思,前一阵子展出了几幅法国著名画家的真迹才吸引了一些人来。”市民周女士说。
“一方面是演出团体不断造成的资源浪费,一方面是基层民众面临持续性的文化荒漠。”一位从事芭蕾舞剧编排的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政府直属的演出团体每年斥资数十万、上百万打造各式舞剧,数十名演职人员排练数月,结果除了参加评奖之外,节目在公开巡演时几乎没人看,剧院排场也少。
记者发现,在不少文化部门的通报中,往往把建成的场馆数量和活动次数作为“成绩”,对内容的质量缺少用心。一些农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崭新的《论语》《庄子》,农民希望阅读的农务相关书籍却很少,也不曾有人引导过村民阅读那些儒家经典。尽管如此,这些无人阅读的书籍还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但没人关注的公共文化服务无异于资源浪费。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4-27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立法惠民利民
- 2015-04-08《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入全国人大2015立法日程
- 2015-03-30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在京举行
- 2015-03-24三元区举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系列活动
- 2015-01-31社会力量办文化 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