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南平> 顺昌县 > 正文
顺昌:畲乡端午粽叶飘香 品味浓郁畲族文化
http://wmf.fjsen.com 2015-06-23 10:26:03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6月23日讯(通讯员 潘琳)端午节将至,顺昌县洋口镇大爱村的畲民雷寿妹和几位乡亲,一大清早就上山采摘芦苇叶、砍黄碱柴,准备包粽子。裹粽前,畲民们将糯米浸泡碱水中。碱水是用黄碱柴烧成灰,用开水过滤碱灰形成的。用此碱水制作的粽子色黄气香味美。畲族粽很特别,它不像汉族用竹叶裹成三角锥形,而是用芦苇的叶子包成枕头管状,再用龙草捆扎五节。又称芦苇粽、枕头粽、五节粽。粽子外形成长条状,并分成五节寓意五月端午节,吃在嘴里清香扑鼻、软糯香甜,独具风味

顺昌是南平市畲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他们依山而居,繁衍数千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也制作出各种珍馐美味。在畲乡流传着芦苇粽的故事。相传,芦苇粽源于畲家人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段宿怨。被皇帝下旨追杀的畲家人四处逃散,逃到了深山老林避难。到了端午节,他们不敢下山采大竹叶包粽子。有一位族长便用山上随处可采摘的芦苇叶来包,做成圆圆长长的芦苇粽,用于上供祭祖并祭奠被诛杀的族人宗亲。大家看了,纷纷学样。从此,畲家端午包芦苇粽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顺昌县文化馆供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6-23顺昌:畲乡端午粽叶飘香 品味浓郁畲族文化
  • 2015-06-23云霄开展“爱心传递情暖端午”志愿服务活动
  • 2015-06-23“海丝缘 华大情”华侨大学境外生泉州过端午
  • 2015-06-23端午节去莘口:品美食看龙舟
  • 2015-06-23闽侯县开展201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