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理论何以自信(之三)
http://wmf.fjsen.com 2015-05-29 09:04:4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创造“中国奇迹”的“源动力”

赵振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记录,创造了“中国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得益于中国理论的科学指引,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中国理论保持高度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国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我们的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理论思维,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新的实践。正是在中国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构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创造“中国奇迹”的“源动力”。当前,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中国理论、中国经验,就在于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中国理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体现坚持与发展、甄别与借鉴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开放的胸襟,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西方经济学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百年。抛开资本主义制度属性,西方经济学揭示的当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政府干预理论等,都可以为我国经济理论所吸收借鉴。三是大胆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有不少内容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如重本抑末论等,但也不乏真知灼见,对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依然有启示意义,如节用论、大同思想、小康思想等,这些都已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得以体现。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劳动者素质已极大提高、劳动工具出现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信息革命已经到来,互联网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4.0、三维打印已经成为现实。从生产关系来看,我国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极大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得到宪法和法律确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随着实践发展和条件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等。此外,还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成果,如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5-28思明区积极探索创新文明小博客活动发展路径
  • 2015-05-28原创评论:绿色骑行 勿忘文明
  • 2015-05-28龙岩新罗区召集镇街文明办 部署下半年工作
  • 2015-05-28永定区“文明礼仪”教育馆室完成布展交付使用
  • 2015-05-28原创评论:文明交通 城市才能更文明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