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一名网络媒体从业者,笔者颇有感慨。
如今,互联网进入了新的时代,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成为信息发布中心,每个网民都有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途径自由发表观点的权利。但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网民获知真相的可靠性降低了,他们不能一一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及合法性,从而,容易误读误解误入虚假新闻的误区,甚至形成不真实的舆情,在一定区域内,引发不良的影响。所以,纵观中国互联网,除了证据确凿的造谣、传谣比较顺利地受到法律制裁外,有些网络信息发布者基于网络的隐秘性,口无遮拦,想说啥就说啥,想恶意攻击谁就攻击谁,或将别人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其原因除了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更重要的就是之前中国的网络言论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审议通过和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施行,网络环境将得到大大的改善,一些个别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有了法治的约束,网络才能真正有安全感、有保障、有出路。
当今中国,互联网几乎遍布每个家庭,因而全民守法,意味着向全体网民发出了呼吁与要求,做一个守法的网民,原本义不容辞!如今,更当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互联网的参与者,特别是年轻网民,一定要学会在法治框架下操作,这样,才有资格作为推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员,让互联网不仅更好地为我所用,同时更是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文化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也是我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内涵所在。愿在法治引领的互联网发展航程中,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杆法治之秤,约束自己做一个守法公民,唯此,才能天宽地广任遨游,才能放飞快乐与憧憬,并且,以守法为品质的根基,以守法为幸福的前提。(左远红)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27让全民守法成为自觉行动
- 2014-08-05王瑞祥:诚信守法 文明经营
- 2014-06-13用“尚德守法”之手托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 2013-05-22漳浦县持续推进“守法 新八德教育”工作
- 2013-04-17龙文区开展餐饮服务行业守法经营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