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汪义勇 1957年2月生,福州市永泰县清凉镇渔溪村人,现于永泰县红星乡礼柄初小任教。1980年2月毕业于闽清师范,35年扎根永泰县红星乡偏远山村。毕业至今先后在红星乡坂尾初小、红星乡后门坪初小、红星乡礼柄小学任教。2014年被福州电视台新闻频道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4年被评为永泰县先进德育工作者、被推荐为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014年7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事迹导读】
从1980年登上山村学校讲台至今,汪义勇辗转于红星乡坂尾村、后门坪、礼柄村教学点任教。他以崇高的师德感染人,以朴实的人格感化人,以真实的人生演绎山乡教师平凡的人生,将爱献给山村的留守儿童。汪义勇老师一直说:“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
【传记正文】
汪义勇:将爱献给山村留守儿童
在永泰方牛山脚下,有一所乡村学校-----红星乡礼柄小学,在这所地处大山深处学校有一位年近六十,两鬓花白,把爱与心血无私奉献给山村留守儿童,矢志教育,扎根山村,被誉为“乡村留守儿童的守护者”、“留守儿童的亲人”,他就是礼柄小学教师兼校长——汪义勇。
一块旧黑板、几张破课桌、12个山里的孩子,就是他重要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掌声、鲜花,只有清贫、单调与孤寂。
扎根山村育桃李
1980年2月汪义勇毕业于闽清师范,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红星乡偏远山村教书,一心扎进教学,光阴似箭,三十五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烛之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95年红星乡仅考上5名大学生,其中三名就是汪老师曾经的学生。
1992年9月到2001年8月在汪义勇在永泰县红星乡坂尾初小教学,所教班级学生成绩直线上升,甚至获得年段第一。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汪老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开小灶”,有个学生家离学校5华里,汪义勇经常冒着风雨,顶着严寒护送他回家。坂尾村群众常说:“有汪老师就有书声,有汪老师就有保障,有汪老师孩子就有希望。”
2001年9月汪义勇调到更偏僻的山村红星乡后门坪初小,因为偏僻没有老师愿意前往,一直以来都是“代课老师”在教,前前后后不知换了多少,但汪义勇二话不说,表示愿意扛起重担,他认真教,细心辅,还经常留学生在校吃饭,不厌其烦给他们查缺补漏。他的心血没有白费,5位学生考上了礼柄小学,而且都是高分(90分以上)。2004年,因为教学出众,汪义勇被调到礼柄小学,后门坪群众到学区再三要求不要调走汪老师,他们说不希望像汪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离开。
他来到礼柄村任教,并把家安在了学校,一待就是10年。老伴徐木平担心他的身体,只好带着2岁的孙子也住到了学校,帮他做些简单的杂活。
汪义勇到了礼柄小学后,接手一年级,所教科目语文、数学都是全乡第一。第二年教三年级,接班时成绩排名最后,到年终考还是第一,第三年教五年级,接班名次最后一名,年终考试还是第一。汪义勇感动人心的不是他教学的成绩,而是他的那一颗爱心。
不让一个山区孩子失学
在礼柄村,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要么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县里小学读书,要么转到乡中心小学就读,留在礼柄初小上学的大多是留守儿童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由于近年来生源越来越少,经过多次教育资源整合,只保留了学前班和一、二年级,成为了一个教学点。汪义勇每天要同时为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与城里孩子一样开阔眼界,汪义勇在教学中用上了多媒体,还自学起英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师的爱。方佳颖家离学校大约5千米,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已经有四年没有见过父母了,都是与爷爷相依为命。她九岁时,爷爷带她到学校找汪义勇,说了家庭情况,希望汪老师帮忙解决小孩午饭问题。否则她就没有办法上学。恻隐之心人人有之。汪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事一帮就是两年。两年来汪义勇把她当亲孙女一样,生活起居汪义勇一手操办。有人开玩笑说方佳颖是汪老师的孙女。他微笑了。有人问图什么。没图什么,是我应该做的。
汪义勇说,在山区,你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就可以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谈及将来,汪义勇表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有人来接班,不让这里的一个留守儿童或困难家庭儿童失学。
【道德点评】
一位扎根贫困边远山村35载的平凡教师,为了让农村的娃也能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他像一只不倦的耕牛,默默耕耘着红星乡那一块育苗之地,给孩子们带去希望和快乐。在大山的深处、在边远的山区,正是因为有了像汪义勇这样默默奉献的园丁的坚守,孩子们才有了希望。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8-08“中国好人榜”传递道德好声音
- 2014-08-06"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7月"好人榜"结果揭晓
- 2014-08-06奖励好人好事,莫把底线当上线
- 2014-08-06"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8月网络投票开始
- 2014-07-22诏安秀篆:干部职工重温“中国好人”王水金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