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焦点图片 > 正文
生态武夷山 明天会更美
http://wmf.fjsen.com 2014-06-23 10:53:40 来源:闽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武夷山五夫白莲基地

茶农在生态茶园采茶

大安源生态景区

桐木自然保护区

游客在天游峰上拍云海

3月28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名单“出炉”。据统计,全国共有74个县(市、区)、自治州和生态功能区列为试点单位。武夷山市位列其中,成为福建省入选的四个县(市)之一,其余分别是泰宁县、永泰县和永春县。

所谓国家主体功能区,是指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拥有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这一崭新身份,武夷山的未来会是怎样?

探 索 篇

2013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联合下发的一份特急通知,拨动了全国各地的神经:两部委将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

尽管申报门槛不低,申报时间紧迫,可武夷山市还是从容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之中。这种自信并非凭空而来,确切地说,作为示范试点必须具备的那些条件,他们已在多年前就颇具前瞻性地着手建设了。

水陆空交通俱全

武夷山市是入闽重要通道,也是闽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随着区域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将快速形成。

武夷山机场为4C级机场,目前已开通28条国内和地区航线,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实施,年可吞吐能力计划提高到210万人次;拥有福建省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设有海关、边防、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口岸查验机构;横贯武夷山的横南铁路是福建省第二条出省通道,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完工;浦南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自南向北横贯武夷山市境内的宁德—上饶高速公路开通;双线时速达300多公里的京福高速铁路在建中,境内设武夷山北、武夷山东两站,预计2014年通车;杭广高速铁路、浦建龙快速铁路正在规划中。

国土空间管控格局初步构建

作为目前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武夷山也是我国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等,入选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近年来,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这一目标,武夷山市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了杜坝旅游服务园区、仙店生态创业园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城新区等“五大片区”建设布局,国土空间管控格局初步构建。

度假区、杜坝旅游服务园区是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节庆会展等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武夷学院、职业学校、旅游职业大中专的人才、教育资源优势,主要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咨询策划、艺术创作、动漫游戏、软件服务、传媒广告、教育培训、展览交易、演艺娱乐、休闲体验等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工业园区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做好茶产业链条延伸、价值提升,建设茶叶深加工等专业园区;北城新区借高铁武夷山北站建设这一契机,打造全市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基地;九曲溪上游保护区以国家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在景区周边,九曲溪上游范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着力建设成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上梅、五夫、星村等乡镇则以省级农民创业园为载体,着重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产业。洋庄主打红色、绿色“两色牌”,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岚谷、吴屯着力生态和宗教文化,大力发展生态养生、禅养生产业。

将生态保护进行到底

自从上个世纪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目标时起,就将生态保护作为“立市之本”,决定将生态保护进行到底,武夷山市就没有放松过对污染减排和重点行业的监管、城乡环境绿化,以及企业废气和烟尘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早在2000年,武夷山市就已编制矿产资源管理三区规划,采取全省最严的措施控制矿产资源开发,禁采面积为福建省最大。到2013年底,对生态景观影响较大的饰面石材、采石场等企业基本关闭。2008年开始,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逐步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天然阔叶林禁伐令是在2006年下达的,武夷山市还在我省率先建立了县级生态公益林,目前,生态公益林面积在全市林业用地的比重高达43.4%。2012年,该市针对景区特点,开全省先河推行森林消防督察员制度,几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率保持为零。

随着茶叶市场的升温,无序开垦茶山趋势抬头。在积极探索生态茶园建设的同时,武夷山市重拳频出,2010年至2013年共整治违规开垦茶山2.2万亩。

坚持绿色发展,推崇循环经济。该市倡导企业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生产各种高附加值木制品、毛竹笋废弃物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加工活性炭等循环型产业链和共生产业模式,推广笋竹加工工艺过程的节水改造。推行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水平走在了全省前列。

严管之下,成效凸显。武夷山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等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还建立起了覆盖中心城区的“烟控区”。国家级生态市通过省级验收,其中新创国家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17个。

生态经济显山露水

多年坚持绿色发展,武夷山市获得了丰厚的回馈。生态经济开始显山露水,并逐步形成以旅游、茶业、文化、商贸、现代农业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由山水观光转变为休闲度假,由发展旅游景区转变为发展旅游城市,由单一旅游业转变为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三个转变”发展战略助力武夷山旅游华丽转身。一批超五星级酒店已落户或开工,滨溪休闲道、酒吧一条街等今年底有望开门纳客。现有旅行社87家、各类宾馆饭店277多家、星级饭店22家,年可接待900万人次。

作为中国首个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市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2013年实现产值15.5亿元。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武夷岩茶,获评“全国三绿工程放心畅销茶品牌”,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茶博园、茶博馆、“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等为代表的一批茶文化项目,则为当地茶产业发展后劲再添“一把火”。

武夷山的魅力不仅在于旖旎风光,还源自深厚的文化底蕴。朱子文化、柳永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赋予了旅游更具质感的内涵。除了不断完善提升茶秀印象大红袍,水秀清水盛典、情秀武夷千古情城、花秀春舞枝花卉和石秀地质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一批以民间艺术、民间风俗、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相继推出,为这里的青山秀水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

如今的武夷山,“旅游”的身影无处不在。

以省级农民创业园、仙店生态食品创业园、现代烟草科技园为平台,推动上梅乡千亩设施蔬菜种植加工区、吴屯休闲观光农业区等八区建设的“三园带八区”新格局,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不仅处处皆景,还推进产业功能不断拓展延伸。

美丽乡村建设中,“古民居保护管理”、“文化传承保护”等字眼频繁出现;依托旅游优势,先后开发的青龙瀑布、龙川瀑布、国家森林公园、四新漂流、大安源旅游、野战排等森林旅游项目效益日显,201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66万人次;林下经济方兴未艾,年产值达5200万元。

建 设 篇

开展生态功能区示范试点,既是武夷山市保护世界遗产的重大责任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武夷山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武夷山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森林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组织重要成员、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持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是武夷山对人类的庄严承诺和重大责任。改善生态环境,既是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作为福建的一张绿色“名片”,武夷山有基础有条件,也应当先行先试,为福建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累经验、创建品牌。

此次试点工作包括五大主要任务:即保护优先,探索如何更好地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绿色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特色生态经济;成果共享,探索如何更好地在生态保护和发展中改善民生;优化格局,探索如何更好地完善空间结构和布局;完善制度,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武夷山市的发展方向、思路和重点日益清晰。

完善促进绿色发展机制

坚持绿色发展,制度是保障。武夷山市将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投入保障、生态管护、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管理等系列机制,并建立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

除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对生态示范区引导资金外,该市还将在本级财政预算内专项设立不低于本级财政收入20%的生态示范区引导资金,并带动资本市场加大对生态示范区的投入。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加大对违法开垦茶山、违规采砂开石、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和实施国家公园体制。实施更严格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环境准入标准,构建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点,以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全市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保护补偿与损害赔偿并重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行以森林碳汇为主的碳排放交易、水资源使用权交易、节能量交易等试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多渠道筹措补偿资金,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健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创新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方法,打造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工程。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加快生态经济发展。

树立绿色发展政绩导向,研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和干部绩效考核,建立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干部考核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做大做强一批示范项目

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武夷山计划因地制宜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策划生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税收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一批有“特色、可学、可看、可推广”的示范项目,进一步集聚资源要素,增强发展后劲。

在绿色工业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生态园区经济增长计划和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循环节能、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绿色工业产业体系;以捷安医疗轨道式腰椎联合穿刺针产品扩大生产项目,美华木塑、朗星LED生产、研发及应用项目,鑫泰生产太阳能源系列节能产品等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生态农业方面,推动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省级农民创业园为辐射,扶持发展黄龙岩生态公园以及森林人家、茶庄园等休闲观光农业。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旅游养生、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科技和信息等服务业;加快景区南入口改扩建、游客集散中心、大茶壶、奥特莱斯风情街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养生天堂”,落实境观文化国学堂、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以禅学为主题的吴屯武夷禅都、以万里茶道为主题的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加快文化创意项目建设;推进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开工;加快以武夷山陆地港物流配送中心的商贸物流业。

在绿色城乡方面,完善“五大片区”基础配套,推进省道205线(上梅至杜坝段)、市紫阳古城、疏港大道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吴屯乡小城镇综合试点。

优越的生态环境、长足的绿色发展、更多的增收途径……“生态美”和“百姓富”的两条主线交相融合,勾勒出了武夷山未来的美好画面。

生态武夷山,明天会更美!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