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草根组织:松绑之后,不能松懈
http://wmf.fjsen.com 2014-04-21 10:42:03 闵凌欣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金婷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闵凌欣)

2013年7月1日,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正式实施。新政之后,引起社会组织数量井喷式增长,也让一些深层问题浮出水面。配套政策及相关管理、引导措施该如何跟进?

井喷式增长需引导

“行业规模壮大当然是好事,但不是有了机构就能做好。”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社工透露,此次放开登记限制,一些商业机构浑水摸鱼,也登记了一些空壳组织,挂着牌子却不开展任何活动。他分析:“政府已明确表态,对社会组织以培育和鼓励为主,今后的扶持力度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政府购买服务,更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于是,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琢磨着从中分一杯羹。”

多位业内人士对这种“跑马圈地”式的抢注表示担忧。“社会组织要把好准入门槛。”福建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家组成员、福建省致和社会组织孵化与创新中心主任夏晋城说,此前,成立社工组织有个不成文的行规,至少要有1个中级社工师或2个初级社工师。但实行直接登记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组织也注册成功了,如果不能保证团队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必然给整个行业的信誉度减分,他热切呼吁政府在这方面加强督导。

面对社会需求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社会组织逐渐代替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分担一部分职责,乃大势所趋。有人把社会组织比喻为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微血管”,细致入微地延伸到生活的最底层。然而,社会组

织既要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又要获得政府的认可,并非易事。

“社工是为百姓服务的,然而现在很多百姓对社工的了解一片空白,对他们的服务顾虑重重。”社工高林说,他的团队曾承接过一个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少老人甚至一些社区干部都对社工表现出不悦:“你们怎么又来了?”在他们眼里,社工是来添麻烦的。

另一方面,购买服务的一些政府部门希望钱投下去,效果立竿见影,这给尚属起步阶段的社会组织造成不小压力。“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方案的定位、设计大有关系,很多因素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夏晋城说,广东省政协曾对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做过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该省有能力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的社会组织仅占15%,而在我省,这个比例更低。他建议,我省可向广东借鉴,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督导体系。

消弭质疑,勉力维持,是草根公益组织普遍的境遇。2013年11月16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中心调查的“2013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发布,调查囊括了国内1000家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信息,民间公益组织整体平均分仅为26.95,60分以上的机构仅有61家。

“全国的民间公益组织,能生存2年以上的不足30%,福建的兄弟们,不知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公益达人“凡间微尘”在微博中慨叹,“公益为众然做公益者寡,私利为寡而行私利者众!公益之路本就孤单更漫漫修远,同行之人且行且珍惜!”


“喂奶不足”求新解

“萤火虫计划”是2006年8月在福州成立的一个志愿者组织,旨在帮助贫困山区家庭困难而又渴望读书的孩子。2013年10月8日,它成为新政实施后省民政厅批复的第一个民间助学中心。

“虽然我们在短期内募资的数量没有大幅增长,但从长远看,到了某个临界值,应会有大的飞跃。”萤火虫计划助学中心负责人断竹说。

记者接触的几家民间公益组织或团体,虽然结构简单、流程清晰、做事细致,但由于没足够的筹资能力和相对固定的善款来源,普遍处于“喂奶不足”的窘境。尽管新政给了他们独立法人资格,可在募集资金时为捐赠者提供发票,提供了深入合作的可能性,但要大幅缓解筹资难题,尚需时日。

目前,民间公益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个人资金、企业募捐、从基金会获取。其中,单纯依靠闲散个人资金的,持续运作很难得到保障,要把公益服务终端做大,就须给他们“喂奶”,“奶源”第一是基金会,第二是政府部门购买服务。

对基金会的高不可攀,公益组织“担当者行动”创始人上官文宾有切肤之痛:“基金会手上有一大批资源等着用出去,与此同时,大量草根NGO们如无头苍蝇一样奔忙于各个能给钱的机构之间,四处碰壁。”他说,新政出台之前,无论是基金会还是政府部门,都以草根公益组织发展不好为由,拒绝与他们合作,而越是这样,它就越发展不好。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助力形成一条健康的公益生态产业链,即捐款人理性捐款出钱—基金会透明管钱—公益组织高效用钱。

大多数公益组织都对政府购买服务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做公益就像冲锋陷阵,雄厚的资金就是我们的弹药,更何况,用政府的钱,不仅有保障,而且更名正言顺。”断竹表示。不过,当他细致研究完政府购买志愿者服务目录后,还是慨叹“门槛”太高,“我们一时达不到信用指标,就争取不到项目。但如果政府允许我们先拿一些小额项目,做成了,累计信用;做砸了,信用降级,这种动态的管理是不是比一刀切更人性化?”

“其实,许多草根组织的活跃度和创造力相当好,在调动民间资源方面很有号召力,可以弥补政府在处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上的薄弱之处。”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谭卫华教授认为,给草根组织松绑之后,整个社会应真正转变观念,让公益资金更多地向民间公益组织倾斜,并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

令人欣喜的是,在社会组织的生产服务链上,我省已出现社会组织的多种孵化基地和模式。夏晋城则对北上广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给予更高的分数,“硬件设施和前提运作资金都由政府投入,再委托给第三方社会组织来做,政府还给他们提供能力培养、资源链接、平台建设等一系列的帮助,扶上马送一程,非常给力。”

松绑之后,福建草根组织怎样实现量质齐升?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拿出更详尽的时间表、更务实的路线图。


编 后

从“能”到“效”

社会组织被誉为成熟社会体制的要素之一,对社会治理,它有天然之“能”。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主体分工更精细化,出现了政府由包揽向放权的转化。社会组织接过了接力棒。

一方面,社会矛盾愈发多元和复杂,社会组织充当了橡皮擦,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

再一方面,时下,对公共职能的需求更加高标准。社会组织在政府与民众间充当着补丁,递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然而,如何变应有之“能”为实有之“效”?这就需要政府与民众在政策、资金、配套措施、人文环境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创意与用意上进行更多的创想与设计。如此,才能使社会组织之“能”不再是一厢情愿,而能在各方社会主体的倾力支持下,串起整个生产服务链,延展或提升服务的长度、广度、深度与亮度。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