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一位普通地税干部的16年助学情
http://wmf.fjsen.com 2014-04-14 09:16  项裕兴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助学的16年中,张海银有一位特殊的亲戚。这位特殊的亲戚是宁化石壁镇的张起瑄。

“双方有红白喜事,首先就会想到对方。”张起瑄说,“张海银是女儿的恩人。”

说起来,这是一场巧合。2003年8月,张起瑄的大儿子考上大学。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张起瑄四处求助。

有一次,张起瑄来到地税局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张海银立刻掏出200元。在与张起瑄拉家常时。张海银得知,张家还有一个女儿,正念初一,学习成绩优秀。张海银马上表示愿意结对帮扶小张,每年资助生活费1000元。

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张海银一帮就是10年。去年,小张从集美大学毕业,考上厦门大学研究生。

尽管小张不再需要资助了,但两家的往来没有断。张海银说,每年春节,张起瑄都会送些土特产给他,他也会回送一些礼物,两家就像亲戚一样。

爱心在不断传递

张海银的助学热情影响了身边的朋友。2011年,经过宁化一中团委的牵线搭桥,张海银与孤儿小宁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资助生活费1000元。2013年8月,小宁考上

闽江学院,同样面临学费哪里来的问题。张海银带着小宁,连续几天冒着酷暑跑关工委、团县委、工商联等单位,四处为她筹措学费和生活费,终于争取到一笔5000元助学金。

为解决小宁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张海银联系了自己的一位朋友,一起帮助小宁,每月资助1500元。

张海银说,自己这些年来能坚持助学不辍,离不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夫妻俩都觉得做这样的事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做下去。”

张海银结对助学的行动,感染了不少县地税干部。

2007年,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推动下,县地税局成立了“扶贫助学专项爱心基金”。如今,全局有70位干部职工自愿参与助学,每人每年300元至1000元不等。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