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路,如何走得更远
值得欣慰的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今后凡是能够向社会购买的服务项目,都要尽量交给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在日前有省领导参加的省慈善总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上,会议明确表示,政府将加大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支持力度。
这意味着,整个社会保障和救助模式正从以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与民间共同支撑转变。政府对待社会组织的态度,已经从原来的管制为主,开始转向培育和鼓励为主。
除了态度上的支持和户口上的松绑,还有政策上的支持。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福建省慈善工作条例》正在紧锣密鼓制订和征求意见,它的出台将推进我省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让全省慈善工作告别无法可依的尴尬。
“可以说,草根慈善组织正迎来春天。”汪洁生乐观地说,“全省慈善事业迎来转型期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信心更要保持清醒。谈到未来的慈善之路如何走得更远,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阳光慈善是关键。“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提升公信力不仅是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更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根本。”他说,“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秘诀首先就是须在阳光之下运行。让爱心捐得明白,让善款花得透明。”
“做公益慈善绝不能只靠热情,更要靠专业。”采访中,很多公益慈善组织业内人士认为,培养、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慈善事业要走向专业化、职业化,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来从事筹款、组织管理、善款分发和理念传播。”
业内人士建议,慈善事业需要引入经营理念。“坐等捐款上门、没有服务意识、没有营销意识、没有管理创新的公益慈善组织,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有公信力、有救助实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公益项目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注入‘活水’,值得公益慈善组织积极探索。”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甘满堂则建议,对很多从事公益事业的社工组织而言,他们拥有专业社工,眼下最需要的是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而要真正落实到位。”
还有不少公益慈善组织呼吁,让更多公益性社团获得捐赠税前扣除资格,降低企业捐赠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捐赠积极性,拓展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经费来源渠道,让公益慈善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良性之路。
(栏目主持:陈尹荔)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4-0830年,他在慈善路上一步不停
- 2014-04-04“中国式慈善”:艰难的“泥沼”突围
- 2014-03-25日本现“神秘慈善家” 将现金放入居民信箱
- 2014-02-28寿宁:成立省首家村级慈善基金 已募集慈善基金120万元
- 2014-02-27“捐礼金做慈善”是一门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