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长汀经验,加大支持力度——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
从实施生态省战略到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清新福建之路,一步一个脚印。
长汀矢志不移治理水土流失,是一个生动缩影。
初春时节,记者看到,长汀县策武乡南坑村,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河水清澈;数千亩山野上,银杏树亭亭玉立,与清溪横翠、屋舍俨然的村落交相辉映。
殊不知,这里曾是一幅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景象。1985年的遥感数据表明,长汀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5%。长汀,成为我国四大水土流失严重地之一。
水土流失不治,何来生态省?一场“绿色革命”势在必行!
“绿色革命”的发起者,正是习近平。
1999年1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专程来长汀调研水土保持工作,看到这里水土流失情况仍较严重,提出把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列为2000年和2001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补助1000万元。他亲手种下一棵树,希望干部群众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10到15年时间,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完成水土整治,造福百姓。
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就此拉开。
次年5月,习近平身体力行,在河田世纪生态园内捐种了一棵纪念树。
2001年10月13日,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再次来到长汀调研时,当年他种下的那棵树已长得郁郁葱葱。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汀的光山秃岭有了些许绿意。习近平提出,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优美生态环境里,要继续发扬谷文昌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地抓下去。他提出目标:再干8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荒山披绿装。
第一个8年过去了,至2009年,长汀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万亩。
牢记嘱托,长汀不止步,福建不止步!2010年,省委、省政府再次作出决定,继续实行扶持政策,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决不收兵。
与此同时,在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关心下,长汀的水土治理工作得到中央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2008年开始,长汀被水利部、财政部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近年来,中央预算内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也把长汀作为重点。
2011年,当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又一次站在十分重要的节点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再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长汀实地调研。
仅隔一月,他就在中央调研组报送的《关于支持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激昂的“冲锋号”响起后,推广长汀经验、巩固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在全省如火如荼开展起来。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主要内容的“四绿”工程建设,持续推进。2012年起,福建将包括长汀在内的22个水土流失县的治理,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在加快实施跨越发展战略、追赶东部沿海先进省市的同时,福建始终不放松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与追求。
十多年来,长汀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
2013年,我省全面推广长汀经验,按照“进则全胜”的要求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73万亩。
正像以长汀经验带动治理水土流失一样,福建生态省建设还有很多创新之举:全国率先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省份、全国率先推行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省份、全国较早探索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闽的蓝天碧水青山,来之不易。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25南安九都镇举办"保护山美水库 倡导生态文明"活动
- 2014-03-25泉州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方案 敲定各县创建时限表
- 2014-03-25“生态福州”总规划通过审议 总体生态格局出炉
- 2014-03-25名镇名村要打好“文化生态”招牌
- 2014-03-25泉州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方案 敲定各县创建时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