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辉是个有心人,整理了很多家庭的合影照片做成相册,子孙们的成就和进步都是他的骄傲
东南网3月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彭思思 记者 谢明飞 文/图)
5号家庭
陈炳辉一家
美丽关键词:影像家书
家庭语录:“父辈的精神是我们的财富一定要记录传承”
用什么方法,能让家族的精神和故事代代传承?75岁的陈炳辉的方式,是一本家庭影集。
陈炳辉的一大家子有50人,18个小家庭。去年中秋节,作为长子的陈炳辉给18个小家庭每人发了一张通知书,说他准备编写一本家族影集,希望家人们提供照片支持。
现在,这本家庭影集已经基本编写完成,翻看这本“影像家书”,能看到陈家四代人的经历和故事。陈家人希望,这本书能够将从他父辈开始,家族勤劳敬业、团结和睦的家族精神永存传承下去。
希望成为三代从军之家 传承家族传统
在陈炳辉和兄弟姐妹们的眼里,父母是他们的榜样。父亲陈荣反是泉州搬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一生敬业勤劳,还获得过“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69岁的父亲在去世前几个小时,还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回家不久后突发脑溢血去世。母亲是一位勤劳淳朴的妇女,不仅要照顾七个子女,还要打零工养家。
陈炳辉16岁离家,做过许多辛苦活。上世纪60年代,父亲把他和三弟送去参军。兄弟俩在部队一呆就是二十年,陈炳辉说,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后来,他也跟父亲一样,把儿子送进了部队,让他能在部队训练意志和纪律。
七个兄弟姐妹中,除了两个当兵的外,还有三个在上山下乡时被送到了德化、安溪的农村。那时候一家人分散各地,后来有机会回城,大伙还是一个一个回到泉州来团聚。一转眼,七个人中六个都退休了。
小家延续到第三代,陈炳辉对小孙子十分疼爱,他说:“我有什么,他就有什么。”陈炳辉爱书法,会画画,能游泳,在他的熏陶下,小孙子从三岁就开始学画画,游泳比赛也得了不少奖,书法、乐器也不落人后,让陈炳辉很自豪。他暗暗地有个希望,“以后如果孙子愿意参军,我希望自己家能成为三代从军之家,把父亲的期望和精神传承下去。”
花4个月制作一本特殊相册
在陈家兄弟印象中,父母感情很好,上世纪50年代还被评为泉州市模范夫妻。和父母一样,陈炳辉和妻子也很恩爱。两人在部队认识,已经结婚44年,当年的结婚照是黑白的,照片上两个年轻的人儿身着一袭朴素军装,头相倚靠,笑得甜蜜。这么多年来,陈炳辉一直觉得这张照片太朴素了,想给妻子补拍婚纱照。
2005年是他们结婚35周年,他邀上妻子去照相馆,补拍了一组迟到的婚纱照。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衣着从军装变成西装和婚纱,照片上的人也添了白发,不过两人依旧恩爱倚靠着,笑得甜蜜。
随着家族的传承,一大家子现在已经有了50人,18个小家庭,18个家庭要聚齐不容易,但每年正月初四,陈家四五十口人就会聚在一起,这是陈家几十年的传统,年年不落。陈炳辉无不自豪地说,每次我们都要坐满5张桌。
去年中秋,陈炳辉就开始了做家族影集的打算。知道他的想法,兄弟姐妹们都很支持,大伙开始翻箱倒柜地找照片、找材料,从黑白的老照片到彩色的全家福,陈炳辉东奔西走,一家一家地去收集,把各家的照片再翻拍下来,没有照片的,他就拿起相机自己当摄影师。从准备到集合成册,一共花了4个月时间,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本《圆梦家风》的影集。
制作完成后,陈炳辉还把书送给各家传看修改,“这张照片我要换个好看的”,“这句注释改一下比较好”,大伙争相献策,陈炳辉根据大伙的意见再修改。
陈炳辉说,这本书讲的是全家人的事,要让大伙都参与进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03福建妇联设家庭和睦讲堂 力争实现百万家长进课堂
- 2013-12-30“相互”是邻里和睦的前提
- 2013-10-12晋江现有56位百岁老人 生活习惯好家庭和睦
- 2013-09-16"福建省家庭和睦公益大讲堂进社区"走进沙县
- 2013-08-29女白领微信“摇”到色狼遭强奸 原本家庭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