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西街:活版“清明上河图”盼增色添香 2014-01-08 09:59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
西街,是有乡愁的地方。而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西街还是现实中的机缘,和比乡愁更贴近生活的情愫。 |
西街文化气息浓郁,是不少爱侣的浪漫所在。 (陈起拓摄) 核心提示 西街,是有乡愁的地方。而事实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西街还是现实中的机缘,和比乡愁更贴近生活的情愫。他们中有的在西街邂逅了人生伴侣,有的在西街开启了艺术生命;有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西街,有的数十年如一日保护关注西街;有的用脚步丈量过西街的土地,有的用纸笔记录了西街的历史。他们,不一定都是西街人,但他们跟这里的人们一样热爱西街,关心它的未来。 “西街就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只不过没有船,但它是活的。”他们中的陈世哲说。如何让这样一幅活版“清明上河图”在时代的激流中,不被冲刷破败,还要增色添香,值得所有泉州人思考。 □本报记者 孙灿芬 许雅玲 陈灵 他们,一直关注西街—— “给老街留出呼吸的空间” ——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 “西街是泉州古城的缩影,如同一条时光隧道。”黄真真说,从中山路的钟楼到新华路,仿佛从现代穿越民国、清朝、明朝等朝代,直到1400多年前的唐朝。如开元寺那棵千岁高龄的古桑树,历经风雨,几经劫难,依然郁郁葱葱。 她说,西街也是“宗教博物馆”,容纳了佛教、印度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西街亦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几乎每条巷子都有名人故居、宗祠,如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董杨大宗祠、朱氏家庙、唐代名吏欧阳詹故居、明代理学家蔡清故居等。“西街的一砖一石都是历史信息的载体,留住西街,等于留住古城的根。” 她建议,西街项目可先对西街片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挖掘,再分类整理并筛选,不同类别的文物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即便拆除缺乏保存价值的物品,也要给老街留出“呼吸”空间,不能再添加新的硬件。同时,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到物质文化遗产即老宅子里,动静结合。“想象一下,在一处老屋的天井里,泡一壶铁观音,尝点名小吃,欣赏南音或木偶戏,身心放松,是不是很美好?” “记忆历史风貌都要留住” ——古城保护专家吴永安 来到泉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成员吴永安的家中,他翻开了一本“空中看泉州”的摄影作品集,笑着说:“西街,是最具泉州风貌、最具保护价值的地方,每个角落都很精彩。”他指着照片上的红屋顶说:“这些红瓦有时间的积淀,有质朴的美。” 在吴永安的笔记本上抄着上世纪60年代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游泉州留下的诗——“东西双石塔,南北一条街。梦现桑莲境,醒存水目怀。清泉随地涌,曲巷有花斋。蓬勃新生气,何妨且住佳。”寥寥数语,魅力西街的形象跃然纸上,让吴永安感叹,“西街故事多啊!” 作为古城保护专家,吴永安认为西街的保护和发展要坚持三个原则——留住记忆、留住历史、留住风貌。“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修缮、补充一些相应的配套设施,保留老西街的原汁原味,这需要专业团队,也需要政府投入。” “已经消失的就不要重建了” ——原泉州市文管办研究员郑焕章 2004年5月到7月,受市城乡规划局之邀,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泉州旧城区遗址遗迹”文物考古科研课题组8位专家和特邀专家学者曾对西街片区开展实地踏勘。郑焕章就是当时的文物考古科研课题组成员之一。 “西街改造整治,要着眼于名城保护、传统民居维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做实实在在的好事。”郑焕章说,一些历史上有名的文物和史迹如肃清门、蔡清“蒙引楼”等,已经拆毁消失,就没有必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重建,“复建建筑一来与现存建筑不相协调,新不新旧不旧,地位尴尬;而且复建占用地面,对交通、当地居民生活等会造成较大影响”。 他们,一直住在西街—— “修缮老店面,让生意更安稳些” ——亚佛润饼皮店老板娘陈淑珠 西街亚佛润饼皮店是一家百年老铺。每天早上5点半,老板娘陈淑珠就来开店、备料、制作,直到晚上8点才收工。早上由师傅做润饼皮,下午则由陈淑珠负责。她一手握着发酵后的面粉团,将它在铁炉上涂上薄薄的一圈后又收回手里,一手拿着一块小铁板将润饼皮撕起来。一天下来,店里要做近2000张的润饼皮。 百年润饼皮老铺世代相传,如今已经传到了陈淑珠女儿的手中。“到了清明节,女儿就会来帮忙,现在技术已经比我还好了。” 聊起对西街改造的期盼,陈淑珠说,西街两侧老店铺破损较为严重,她的润饼皮店就曾在2008年大修过房梁。现在一下大雨,墙体还会渗水,希望政府统一规划,或者允许个人翻修店铺,“让生意做得更安稳一点”。 “发动海内外泉州人保护西街” ——西街26号史家后人 史继偕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曾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明代宰相制度废除后,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因此史继偕在西街的老宅也被称作“宰相府第”。如今,史家后裔史经济一家人仍居住于此。史经济今年73岁了,从小在西街长大。在他的童年记忆里,西街狭窄,少有店铺。开元寺场所大,是他和小伙伴们最佳的嬉戏地,他们常在里面捉迷藏。 1968年,周女士嫁入史家。她对这座老宅和西街又有不同的感受。“刚住进来时,老宅内外的水果树很多。40多年来,房子越建越多,西街也越来越挤。”她说,每逢传统节日,大宅院各家各户都会集体祭祖,非常热闹,“听说古代史家的公子少爷常常渡船夜游,玩够后再回来。西街上老宅多,每户都有故事”。 对于西街的未来,史经济思考了很多,他认为要一口气全部“修旧如旧”需耗费很大一笔资金,难度大。可先总体规划,从街面建筑开始,由政府、民间团体、企业家和海外华侨合力保护西街。 他们,与西街有着奇妙的机缘—— “保留一方人神共居的家园” ——《泉州味道》作者颜瑛瑛 这位方逾而立之年的女子,十分相信冥冥中的机缘。确实,仅从她与西街的结缘,就可以看出她的这份相信,很有底气。 那是2006年,西街改造的呼声同样强烈。当时还是记者的颜瑛瑛受命写一个西街的专题。对于记者来说,选题确定后,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资料是“规定动作”,行话叫“做功课”。颜瑛瑛通过网络,搜到了苏的博客。这位生于西街、长于西街的小伙子,非常热爱西街,整理了满满一博客的西街史料,还附送自己从小到大在西街各个角落的“时间照相簿”。 然后,他们走了文艺片的经典剧情。网络的相识,发展到网下的相知、相惜,最后干脆扯证结婚。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位“老西街”帮开小灶,颜瑛瑛的选题完成得还真不错,获得了当年度的福建省新闻奖一等奖,题目大剌剌地就叫《写给S.的西街情书》。婚后,两位小文青最喜欢的事,就是绕着西街穿过一条条巷子。 “能不能把这些小巷子的曾经和现在写成一本书?”在时任泉州晚报社社长杨国昕的提议下,颜瑛瑛将手边近一年的古巷采访资料进行了深度编辑修改,并于2009年春推出了泉州晚报社文丛之《泉州味道——古城廿四巷读册》。 “我的朋友蔡崇达曾经为《中国人物周刊》写过一篇稿子,叫做《泉州:寻宝之城》,被多方转载。”颜瑛瑛说,西街就是这样一个泉州的微缩版,浸润着城市的历史、风貌、民俗和礼数。特别是每个月农历廿六的勤佛日,那些洋溢信仰的脸庞和鼎盛的香火,让人忘记今夕何夕。 保留这方人神共居的家园是很多泉州人的期许。颜瑛瑛建议,保留原来的青石古板、红砖雅舍,保留西街建筑原有的味道,不仅仅修旧如旧,更要保留西街现有的生活风貌,“政府需要做的是出台政策,确保现有的好安然无恙,现有的缺得到改善”。 “借鉴金门经验改造老街” ——著名摄影家陈世哲 1956年,陈世哲8岁,因母亲调换工作单位,全家搬入新购置的西街187号,“那时还是西街207号”。这两年备受“驴友”青睐的民宿“旧馆驿”青年客栈,租用的正是陈家的这栋宅子。从陈世哲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正式搬离这里,即使刨去中间到德化上山下乡的17年,他在西街也生活了超过20年。 “那时候的西街呀,现在的年轻人是想象不到的。”打开记忆的闸门,陈世哲就像是孩童一样,细数珍宝:“现在说起西街的小吃,大家可能只说得出西街面线糊和春饼皮。那时候,开元寺两侧的老字号老店铺太多了,有卖碗糕的、卖肉粽的、卖酱瓜的、卖花生糖的、卖面线糊的、卖西洋蛋糕的;有卖烧香供品的,卖花灯的;有租小人书的,说书的,吞剑打拳卖膏药的;有棉絮打被子的,染衣服的,做衣服的,反正当时的人脑袋瓜里能想到的,西街全都有。”时至今日,陈世哲依然记得,巷口卖酱油的叫朱星临,绰号就叫“豆油临”,还有一个卖红糖的,也有跟行当相关的绰号,“绰号就像招牌一样,体现老字号的真气派。” “西街就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只不过没有船,但它是活的。”陈世哲说,正是富有人间烟火气息的西街,启蒙了他的艺术生命,让他学着以见证者的角度,记录历史。“学摄影是后来的事,我最先学会的,是街上的叫卖声。”陈世哲说,几年前,他还应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之邀录制了多集《消失的市声》,以模仿当年街头叫卖声的形式,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后来,这些节目还被台湾媒体选中播出,让很多台湾人赞叹“多有意思的泉州生活”! “西街只能保护性开发,尽管这比拆掉重建还要困难,却是唯一途径。”陈世哲建议,西街改造的规划,要多请专业人士参与,尤其是那些熟悉泉州历史、典故和文物的专家,才能更好地梳理出“修旧如旧”的思路。此外,也可以借鉴金门原貌整修老街的经验,完善配套设施、整治优化环境、引入文创产业,让老街脱胎换骨、重现风华。 相关报道>>> 唤起乡魂 有人参与的文化才能活 □骆中钊 泉籍建筑专家古民居研究学者 □早报记者 蔡紫旻 林福龙 实习生 周培菁/文 潘登/图 本期话题 如何将“古董碗”与现代业态结合 实现永续发展? 泉州市两会召开期间,以“西街复兴”为代表的老城区复兴计划引起各方关注。如何对藏满故事与历史宝藏的泉州老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令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而不至于在时代洪流中走向没落?昨日起,早报推出了“西街复兴 群言堂”栏目,每期设置一个话题,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市民网友参与讨论,畅所欲言。 你可以拨打互动热线96339,或者@东南早报 官方微博,或者在@东南早报新浪官方微博置顶微博下建言献策。 西街片区改造规划方案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泉州市人大代表、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林劲松日前接受早报专访时,将西街比作一个有待深挖价值的“古董碗”,需要懂它的人发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而复兴的关键是提升街区业态,同时保护旧城肌理,提升配套设施,尊重居民意见等,体现出规划专家们考虑规划时的题中之义。 如何将西街的美,在保护的基础上整理发掘,与现代业态有机结合? 泉籍建筑专家、古民居研究学者骆中钊提出了“让传统元素唤起人们的乡魂,用乡魂唤起乡愁与乡思”的观点,“魂”就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而一个街区蕴含的历史文化,只有让居民真正参与进来,才能真正热闹起来,进而实现街区的繁荣。 西街密集的红瓦古厝 ■专家专访 乡魂唤起乡愁 吸引人气才能繁荣 如今居住在北京的骆中钊是中国当代著名乡村规划专家,北京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总建筑师。他认为,古厝是泉州的魂,闽南古大厝在泉州的数量特别大。不论是西街片区的保护与开发,还是具体到古厝的保护与开发,都应该先了解其文化内涵,“知道好在什么地方,才能进行激活与提升”。 骆中钊说,想要让西街的业态真正繁荣,首先要想办法让其热闹起来,西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历史文化积淀。“让人们参与到文化当中,先有人气,才能繁荣。” “古厝为什么这么美,如果了解它的时代背景,你就会发现,那是因为当时在外打拼的泉州人回到家乡后,都在比拼建房子,房子建得美,能向邻居展示自己在外面勤劳挣钱、辛苦营生并且有所成就,这同时也是答谢祖先的方式。” 骆中钊说,了解文化之后,应该想方设法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比如新兴的一些街区,为什么在平安夜里人满为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外来文化比起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更加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深厚,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用文化创意的方式开发,吸引年轻人参与,让他们懂得,进而容易接受。” 骆中钊认为,西街要把业态做起来,首先要让其热闹起来。“过去说泉州‘市井十洲人’,‘市井十洲人’最重要的是能吸引人,现在提出让旧街繁荣,也要先吸引人气。”骆中钊说,不少泉州人其实常常觉得闲暇时没有地方可去,甚至跑到郊区游玩。“用传统元素唤起乡魂,用乡魂唤起人们的乡愁和乡思,乡魂就是传统文化。比如元宵节,如果将灯会的时间拉长,让更多市民参与;比如拍胸舞,过去不只是演员表演,而是普通人都参与跳舞。” 西街的沧桑古巷 先了解西街文化 再将其变得易懂 引入创意者 保护修缮开发古街 骆中钊说,旧街改造,路不用拓宽,建筑要限高,引入什么样的业态,如何在保护中开发,显得尤为关键,他举西街古厝为例。 “西街的古厝,首先要有人住进去,不能光是有游客路过。古厝住进了人,才是真正的成功。”针对有些居民所说的古厝居住环境问题,骆中钊说,古厝最早建造时,居住是舒适的,只是随着一代代人口的增多,古厝变得越来越拥挤,而基础设施也变得不好。 “对于有产权的古厝,如果业主无法修缮维护,可以出租或者出售,由有想法的人进行创意整治,古厝承载着闽南文化,这样也能让文化传承下来。” 骆中钊说,国内很多地方,近年来开始采取引入民间资本的形式保护开发古街区,比如徽州古民居,已在尝试引入民间资本,由有实力的人进行开发、修缮,同时引导其控制人口密度,加强环境绿化与美化。 “古街区保护开发,不但要有商家经营,更要有人住进去,才能真正活起来。”骆中钊举例,可以将古厝改成民宿、客栈,游客不光是参观古厝,更能住进去感受文化,体验当年的民俗。 养育一方的古井 ★建言献策 把西街保护复兴 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泉州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的保护利用复兴工作一直以来都被广为关注,但因牵涉到产权,资金等方面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针对古城复兴问题,民盟泉州市委员会建议,以古城区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的各指挥部结余资产和财政预借的启动资金为基础,结合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投入,接受社会捐款等多渠道筹措保护和更新资金。通过定期推出一定数量整修后的房屋上市拍卖,出售或出租来维持传统民居保护更新工作的资金需求。 采取在城市新区异地安置或货币补偿的办法,减少古城安置房建设用地;对于纳入保护复兴片区或居住在保护建筑内的居民,可借鉴金门传统民居保护措施和扬州、苏州文化名城保护、改造的做法,采用奖励、补贴、出借、合作、参与投资经营等形式,调动业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采取产权置换形式,原房屋由政府收购或租用,分期分批修复利用这些保护建筑等。 把西街打造成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会客厅”。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城市文脉跨越千年,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在海内外凸显。建议将西街的保护复兴项目打造成泉州的文化家园、精神家园,打造成闽南文化的展示窗口,古城活化的示范项目。 集聚大量古街巷、名人宅第和名胜古迹的西街片区改造,一直深受市民关注。一些专家学者、文化名流、旅游从业者,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推介西街之美,展示古城之韵。 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闽南》杂志主编林少川说,西街保护与开发,应该能够代表“东亚文化之都”,他提出了“走东走西、看东看西、吃东吃西、买东买西”的未来西街四要素。 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潘立飞则也常常这么告诉游客:“泉州是一座活着的宋城;驻在华侨新村,行在中山路;一定要去转转泉州的小巷;泉州的海岸线是福建最长以及最美的。” 人们相信,经过细心打磨的西街,一定能够成为泉州人的文化精神家园。 ■专家学者 □林少川 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闽南》杂志主编 四样“东西”让西街展现“文都”魅力 林少川说,西街改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拆迁”或“拆建”,而是体现“东亚文化之都”的历史风貌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代表国家“东亚文化之都”形象,因此,应该好好考虑定位,站位要高。 他说,要将西街打造成为体现泉州文化底蕴特色的一条旅游步行街:即建成集文化、旅游观光、风味特色小吃、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商贸街区,成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并驾齐驱的独具特色的“文都”,成为来泉州游玩的首选与必到之处。 西街的特色与价值是历史文化,而开元寺、东西塔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最珍贵的文物古迹的突出代表,周边众多的名人故居、城心塔等文物,都应就地加以保护与复修,以人文景观来吸引游客。 林少川告诉记者,“走东走西、看东看西、吃东吃西、买东买西”,这四样“东西”,是打造西街“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特色步行街的“四要素”。 第一,“走东走西”,首先要有得走,走得有价值,西街不长,但“满街都是文化”,“步行街”周边应设立大型停车场,让旅客放慢脚步在西街充分感受“文都”魅力。 第二,“看东看西”,漫步西街,开元寺、东西塔最吸引眼球。 第三,“吃东吃西”,风味小吃,琳瑯满目,应有尽有,“吃文化”最热闹,最能留客,最回味无穷。 第四,“买东买西”,走完看完吃完之后,还要购物,带走最具泉州文化特色的旅游品、创意产业艺术品、风味小吃等“伴手礼品”,更有纪念意义。 由古厝改造的小型图书馆也让人流连忘返 ■业界人士 □潘立飞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理事 四句简介推广泉州古城之美 除了音乐人,潘立飞的另一重身份与老城区的关系更加密切——他曾在西街开设民宿,现在则在老城区经营民谣吧与咖啡馆。 潘立飞说,他曾经不喜欢泉州。“对家乡的爱,也是一点点累积着,越来越多。” 直到现在,潘立飞和身边的一群朋友们,组建豆瓣小组,管理微信公共账号,编写长微博,不遗余力地义务推介泉州。每次遇到来泉州旅行的游客,他只用四句话推介: “泉州是一座活着的宋城;驻在华侨新村,行在中山路;一定要去转转泉州的小巷;泉州的海岸线是福建最长以及最美的。” “老城区不缺少历史文化,缺少的是将历史文化‘翻译’给年轻人与游客的方式。”潘立飞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向没有太多启动资金,但是拥有无限创意的年轻人敞开门,让创意成为沟通老街区与商业效益的桥梁,这样西街才能建立起新兴业态。 刚过去不久的平安夜,以西街为代表的老城区人流稀少,而丰泽区领show天地、万达等新兴街区、商业体却人满为患。潘立飞认为,新兴街区的成功,并不能动摇老街区的优势。“游客们来泉州,不会想去万达逛街,但是会想去老城区走街串巷,时下的很多旅游者,到了一个地方,并非去看景区,而是找一个地方发呆,体验市井生活。” 潘立飞说,“东亚文化之都”的核心要有旅游,要能吸引游客。 西街需要有说服力,要有存在感。潘立飞说,古城归古城,也需要有一些新鲜的其他城市没有的东西,比如咖啡馆、小茶馆等创意商家,应该植入古城的文化,进驻古城,而一些工作室、创意产业,应该得到政府扶持,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 借鉴横店做法 打造宋元影视基地 □王伟明 市人大代表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西街复兴是一个工程浩大、技术难度很高的项目,其中涉及资金问题、文物保护、建筑改造等层面,需要慎之又慎、通盘考虑。”谈到西街片区复兴时,王伟明这样概括。 他认为,作为一条具有千年历史的老街区,它在泉州古城的地位毋庸置疑,目前除了散落在街头巷尾、数量不菲的历史遗存外,一幢幢民宅紧密排列,人口密度高,可操作的空间有限,“但街区改造必须配套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比如广场、购物中心、停车场等”。 “借鉴横店影视城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的改造,重现宋元时期西街胜景。”王伟明建议,以开元寺东西塔为核心,按照宋元时期建筑风格,对街区进行保护性改造,打造成一处宋元影视基地,吸引电视连续剧来泉取景拍摄,“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资金方面的压力”。 ■网友声音 保留古迹古屋 培育新黄金商圈 针对古城复兴和西街片区改造,很多网友积极加入讨论。 有网友建议:“可以进行复古步行街的改造,利用开元寺的旅游资源,增加一些古香古色的客栈,以带动旅游经济。该地段完全可以做成连接东街跟中山路的又一黄金商圈。” 有位网友说:“建步行街是要有周边交通支持的,否则仅是空谈。要进入步行街前要用什么交通工具应先考虑,在什么地方下车才进入步行街,除了新华路下车尚可,在钟楼就拥堵了。” 有网友提出:“建议市政府特别是规划部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古城整修的具体方案,在强化指导和引导的前提下,允许市民自行修缮、建设、开发、利用,要各级各方共同努力,走出一条全民参与的建设路子。 ”(记者江晓媛/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