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微公益的“惑”与“获”
http://wmf.fjsen.com 2013-07-01 09:57  郭政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把慈善冲动引导成慈善信念

  微公益最好的呈现平台是什么?新浪福建策划部负责人陈敬炜第一个想起的是微博。在他看来,微公益和微博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关系,以至于很多人将微公益等同于“微博公益”。

  陈敬炜说,利用微博,新浪网倡导的微公益已衍生出三种模式。第一是民助项目,即“草根”式的微博公益活动;第二是“国美模式”,即根据点击率或者转发率由企业和捐助人进行捐款;第三是“拍卖模式”,通过明星效应拍卖一些明星私人物品,获得善款。新浪有25个地方站,均拥有各自的公益运作平台。

  “福建微博关怀”是新浪福建运营的微公益微博,负责人吴姝媛介绍,该微博经常进行一些活动策划。每三个月组织一场活动,由公司的策划部门进行策划。该微博自2012年3月注册以来,已有粉丝9000多个,至今开展了六季的公益活动。

  这六季微公益活动分别是“春天新希望”、“蛋饼大爷”、“微爱助学”、“农民工子弟”、“爱心佛手瓜”、“温暖重阳”,这些项目分别依托某个故事或事件,进行募捐或寻求帮助。例如,在“蛋饼大爷”事件中,一位卖煎饼的外地大爷因静脉曲张腿部溃烂无法继续谋生,微博的转发和网友的围观,迅速为其募集了做手术的费用。

  在公益项目策划淡季,“福建微博关怀”会经常性地转发一些求助信息,微博转发量则较为有限。

  “对于微公益而言,网络具备聚沙成塔的效应。网络尤其是微博有一种爱心集聚效应,但这种集聚效应大多围绕故事或事件。在这些故事或事件中,网络爱心被充分激发了。但是,这种事件性的挖掘往往出于偶然。如果故事没被挖掘,一些困难者得到帮助的机会就十分有限。

  “对于有影响力的微博运营者而言,以故事或事件吸引善意,聚沙成塔十分必要,但也要想一想该如何把即时性的慈善冲动,引导成细水长流的慈善信念,如何将对‘有故事的人’的关注,延伸到对‘没故事的群体’的帮助。”他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