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在家自建打城戏陈列室 吴天乙的“戏梦”人生
http://wmf.fjsen.com 2012-10-11 14:56  叶碧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8岁从艺 曾徒步42公里赶场演出

在亲手整理的打城戏陈列室里,吴老如数家珍。“这是打城戏特有的面具,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这一出戏叫《观音收罗汉》,是我们剧团成立后的第一场戏……”每一张老照片,吴老都记忆犹新。

吴老说,一百多年前他的太公就开始办打城戏班,到他已是第四代。“打城戏也叫师公戏,以前农村人家搞祭祀活动,都要请打城戏班来村里演出,表演动作多侧重于跳跃跌打和武打杂技,有时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吴老介绍说,打城戏的一些表演形式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如“吃纸拉肠”、吃火吐火、半魔术式的表演,还有毯子功、把子功,运用南少林的拳技,其中桌子功夫在全国少有。

打城戏里有不少武戏,吴老从小就“摸爬滚打”,8岁起登台表演。据其回忆,有一次台风天,他随戏班出去,站在8张桌子叠成的高台上表演,桌子被风吹得来回晃动,“我当时才8岁,怎么不害怕啊?但还是得咬牙坚持”。就这样,吴天乙成了远近闻名的童角。这一演,就是一辈子。

在戏班里,吴天乙印象最深的就是走路,“经常从晋江走到泉州,或者从泉州走到石狮,到家时几乎连门槛都迈不过去了”。而全省巡演的那段日子,戏班经常上山下乡,到安溪、永春、德化等地演出,女演员可以搭汽车,而男演员则要用板车推着重重的道具箱翻山越岭。

最难忘的一次,是结束德化演出辗转去大田。天刚蒙蒙亮,男演员们就推着板车出发了。德化与大田之间隔着戴云山,“上山18公里,下山18公里,全程至少42公里。”而他们就是这样推着板车走过去的。

到达大田时,观众们已经进场,他们来不及休息,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赶紧化妆上台。翻跟斗、喷火、高台表演,依然是高难度的动作,依然是同样的精彩。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