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是伴随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邻里关系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程度,体现着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我国历来特别注重邻里关系。《春秋左传》有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而“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远亲不如近邻”,更是中华民族重视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地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显得越来越远。新型住宅小区打破了原有的同一单位职工住在同一区域的模式,快速的生活节奏割裂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一扇门、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比邻而居的人们交流情感,给居住者带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甚至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疾病。人民越来越对“自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感到不满,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邻里关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强烈渴望。
以热情的付出,塑造互任的基石。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邻里之间也较为陌生,因此,彼此的猜疑防范心理很重,这种猜疑防范心理又反过来影响了人们交往的愿望和热情。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一分付出,一分积累;十分耕耘,才会获得金秋的硕果。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只有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亲邻善里,才会形成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鼓励、一个热情举动,就可能换来邻里亲情新的开端。
以宽容的心态,塑造互重的环境。宽容对待他人的过失,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宽容看待周边的环境,才会保持内心的平和。对别人的过错能够谅解是一种美德,古人尚且做到“让一让,三尺巷”,我们就更要以和为贵,不能“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大家的职业有不同,年龄有长幼,文化有高低,不能“看人下菜碟”,应该以平等心去对待。邻里之间的宽容、尊重要出自内心,决不能当面一副面孔,背后另一副面孔。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在邻居间扯“长舌”,说闲话,以免引起无原则的纠纷,影响邻里团结。
以遵规的做法,塑造互助的格局。所谓遵规就是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我们不能随意占用楼道等公共空间,不要在早晚把家里的音响声音弄得很大……只有自觉遵守这些公共生活规则,才会避免邻里矛盾的发生。当邻居突发疾病需要送往医院时、当隔壁小孩玩耍发生危险时、当邻里老人急需帮助时,伸出我们援助的双手,把一份关爱、一份温暖播向我们居住的“水泥丛林”,让邻里亲情在高楼大厦间流淌。
人越处越近,路越走越宽。从现在做起吧,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沟通思想、融洽情感,用我们的亲情撑起一片和谐、友爱、温馨的天空。(行思)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8-31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
- 2012-08-08不打扰善良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 2012-05-17“承担社会责任说”解释不了“魏桥电价”
- 2012-04-18赡养老人是整个社会责任 监管者良心道德更重要
- 2012-02-16省级文明单位龙岩农行勇担社会责任
- 2012-02-03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 2011-12-15房贷政策松绑是银行社会责任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