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怎么看美国?
中国人把最美好的词给了这个国家。
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引起中国人的复杂感情。它是自由开放、膜拜未来的国度,它是胡萝卜加大棒、实施双重标准的霸权象征。中国人对这个“美丽的国家”交织着好奇与憧憬,茫然与渴望,愤怒与向往。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学生们马上冲到麦当劳、肯德基门口抗议,可第二天又去美国使馆排队等留学签证。美国对中国一贯实施双重标准,无论是人权问题还是两岸问题。同样,在中国青年眼中也有“双面美国”。
美国是中国青年渴望的新大陆,美国也是贪官逃亡的避难所。美国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美国也是中国海外债务最多的国家。
中国领导人明白,倡导对外开放,首先是对美国开放。这个国家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国家,用二百余年就成为继罗马帝国之后人类史上最强大的霸权。它是老大,好莱坞假想地球遭受入侵时,是美国独力拯救人类。
可美国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世界人民都越来越像他们,却也越来越恨他们?
中国对待美国的态度,就是对待全球化的态度。欲拒还迎。
从“中国可以说不”、“阻击霸权”的愤怒,到“让全球化抱抱”的慎思。全球化是个悖论式的发展过程:既有一体化又有分裂化;既有国际化又有本土化;既有集中化又有多样化。有人称之为福音,有人咒之为灾难;有人视之为机遇,有人把它看作陷阱。
《新周刊》为中国全球化之路破的三道题是:
美国是榜样吗?中国崛起握有多少软实力?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平衡点在哪里?这三个问题,是中国人全球化路径都绕不开的设问。
三十年后,美国梦是过去时,中国梦是现在时。中国从边缘进入世界舞台核心,中国从排外到兼容,中国人的欲望榜前三位是:有更多钱、国家富强和周游世界。
中国人看美国是“双面美国”,同样,美国人看中国也是“双面中国”。
《时代》周刊提出美国该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1.充满活力;2.重视教育;3.赡养老人;4.多多储蓄;5.放眼未来。
反过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美国为镜,中国需要在软实力和创意立国方面狠下功夫。 (文/肖锋)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9-28第六届中国(惠安)雕刻艺术节举行
- 2011-09-28国学不能倾向一家之言 “中国”溯源
- 2011-09-28“中国”溯源:“中”原来的意思是一面旗帜
- 2011-09-2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秋令营在我省开营
- 2011-09-28中国大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让学生学到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