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卖国有资产包庇“毒工厂”
李荫奎是在自己一手“挖”出来的“阴沟里翻了船”,这条“阴沟”就是地处封丘县城居民区中的“毒工厂”——河南省新乡市黄河化工有限公司。
黄河化工非法生产甲醇,不仅产生了严重的噪音和粉尘污染,还导致了附近居民患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增加;这家工厂还偷偷将废水、废液从暗道经十支渠直接排入黄河,导致周围环境进一步恶化。省、市政府部门为此多次下达停产令,但黄河化工却屡屡“起死回生”,甚至被列为了当地政府的重点项目。
黄河化工到底有何神通?
黄河化工的前身是封丘县化肥厂,主要生产尿素。化肥厂在上世纪80年代颇为红火,但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效益连年下降。1998年,化肥厂宣布破产。
据当年的评估报告,化肥厂总资产1亿多元,负债总额2.7亿多元。但这个看似烂摊子的化肥厂却引来许多企业老板的青睐。
2003年1月7日,在既没有经过清算组讨论,也没有报请法院批准的情况下,时任县长李荫奎就代表封丘县人民政府,与河南省武陟县腾飞煤炭公司法定代表人黄金慈签订了《封丘县化肥厂整体资产出售合同书》。黄金慈以300万元的价格买断封丘县化肥厂的所有资产;封丘县政府仅对出售资产监控5年。通过破产程序,所有债权赖掉了,黄金慈几乎空手套得了上亿元国有资产。这一切皆因李荫奎和黄金慈是武陟老乡。
黄金慈承包化肥厂后,将其改建成黄河化工。2004年,黄河化工被当年的“环保专项行动”列为14家必须“停产整顿、停产治理、限期治理企业”中的一家。此后,黄河化工还多次被列入“黑名单”。但有着李荫奎的庇护,黄金慈屡屡化险为夷,黄河化工继续生产。2008年年初,黄金慈竟然投资生产污染更加严重的甲醇。
同年9月,900多名居民代表在一封举报信上联名按下红手印。部分居民代表开始逐级向封丘县、新乡市和河南省的环保、信访部门举报。这一事件随即得到重视。2008年12月,黄河化工被责令停止违法生产。而李荫奎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被河南省纪委重视,成立专案调查组对其展开调查。
2009年2月,刚任几个月县委书记的李荫奎被“双规”。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11-11一科级干部6年受贿273次 手中监督验收权成摇钱树
- 2010-08-27涉贪污受贿被判死缓背后:一个网监处长的IT江湖
- 2010-07-02耻感缺失让官员肆意交流受贿经验
- 2010-06-09受贿时"真够朋友",落马后"交友不慎"?
- 2010-05-17从百名校长“受贿”看潜规则之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