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文明村镇 > 正文
山区小县迈步“半小时卫生服务圈”
http://wmf.fjsen.com 2010-03-15 11:20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把卫生院搬到村子里”

路途遥远导致病情延误的情况在边远乡村并不少见。对于这种情况,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的松溪县卫生局长林建云一直在苦苦寻找着办法。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个村建医院的“村村点火”式的做法显然行不通,林建云分析道,“松溪共102个建制村,以目前县里的财力和人力根本无法负担。”

“广覆盖才可以持续,但是覆盖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让百姓、医疗单位共赢?”经过一番调研,以中心村为辐射点寻找突破口成为松溪各方的共识。“中心村被认为是由几个村组成的,它介于乡镇与建制村之间。”林建云说。

困局开始破解。2009年5月12日,松溪县卫生局与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一纸《松溪县药事服务项目合作协议书》。协议上规定,隶属于松溪县的县、乡、村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药房管理、药学服务等药事服务工作独立出来,实现医药分离,共同在松溪搭建一个药事服务平台和药品保障平台,路桥村等村级卫生服务中心点都名列其中。借助平台建设,多个村级卫生服务中心点的软硬件都上了一个台阶。

5月21日,路桥村张灯结彩,投入10多万元的路桥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点正式成立。这个中心点开设了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和供氧等10多项医疗服务项目,开通与乡卫生院联网的新农合报销业务,中心与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即统一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管理),由卫生院派医务人员轮流坐诊。“中心可以为村民解决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许庆强说。

中心点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还指导辐射周边4个村的乡村医生全面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花桥乡卫生院院长严彪说,周边的塘边、寺坑、路桥、大浦村也在辐射范围之内,步行也就半小时以内,“现在平均每天前来就诊的群众有30多人,就连邻近的建阳、浦城群众也前来就诊。”

来自寺坑村的叶启朝老人在老伴的陪伴下,步行10分钟来到路桥卫生服务中心,他说今天头有点晕。经过黄世经诊断,原来是他的老毛病高血压又犯了。他的老伴到药房拿完药,便径直来到新农合报销室,没几分钟就拿到补偿款。显然,这些步骤她已经驾轻就熟了。

去年,路桥村的新农合参保率达到了100%。“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立,扩大了参合农民的受益面,让农民成为新医改的最大受益者。”严彪说,“这实际上就是把卫生院搬到了村里。”据了解,松溪将从2009年开始每年建3至5个中心点,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规划建设。一个覆盖松溪全县的“半小时卫生服务圈”正悄然形成。

卫生服务中心采取按常住人口每人补助6元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近6000位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新农合医疗、儿童保健、妇幼保健、老年人和困难群体保健、重点疾病管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查、协助落实疾病预防措施等。“路桥在全县率先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林建云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