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的基础是社会需求
长期畅销的,一定是好书
专业品质和大众口味之间,似乎总有着一条难以捉摸的鸿沟。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好书”与“畅销书”之间到底相隔多远?
对于这个话题,一直专注于出版中国古代经典的中华书局副总经理沈致金认为,作为一个出版人首先有一个底线——出好书。书畅销了,但是书的水平大家评价不一,这跟专家、文化人的眼光有很大的区别。例如近几年的传统文化热,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在里面,“大家都需要有这样的桥梁,怎么在现代社会下从传统文化吸取营养,有些作者就做了这样的工作,出版社也有这个责任在这个当中架起桥梁。”他表示目前解读经典的图书销量在下降,原版经典的销量在上升,“很多读者通过引导,通过桥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去读原来的经典。”这或许就是“畅销”和“好书”的一个有价值的案例。
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何祖敏表示,搞出版有两个基本价值趋向,一个是尊重价值,尊重文化,尊重作者,第二要尊重读者。畅销书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背后还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北京贝贝特总经理刘瑞琳则认为,好书的标准有很多,钱和销量永远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商业有时候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道德观,对出版来说尤其如此。”
在很多作者和出版社看来,专业的藩篱似乎并不是他们与市场之间不可越过的鸿沟。上榜图书《黄帝内经使用手册》的作者武国忠举了自己作品的例子,“过去老祖宗一脉相承的《黄帝内经》语言非常古朴,跟我们的当下文化有断层,我是通过自己临床、经验加上自己的心得,把学术通过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让我们更多的现代人受益。”
《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说,“一本畅销书在它出版当下,有争议性,有话题性。如果这本书真的长期销售,在这个时代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比如说《小岗村的故事》,真正反映一个时代,等到三四十年后,有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生存状况,还会看现在这本书。那么这本书不仅能畅销,而且能够做到长售,而且影响力也会影响下去。”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10-01-18谈谈要阅读经典作品
- 2010-01-18“浅阅读”与低智广告
- 2010-01-18谁为青少年的阅读负责?
- 2009-12-28潘凯雄称手机阅读难以取代传统出版
- 2009-12-23新罗溪南小学从课外阅读着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