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保持党委、支部班子思想纯洁,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法宝。现在,有些同志只愿听表扬的话、不愿听逆耳的话,拒绝批评,压制批评,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批评呢?
要善待批评。批评和表扬一样,是人健康成长、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表扬能给人以鼓舞,也能使人飘飘然;批评使人一时受挫,但更能使人体会到跌跤的滋味,在清醒和自省中成熟。陈毅同志说:“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可以这么说,批评本身就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爱,“小批评小进步,大批评大进步,不批评就退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能得到他人的批评不是一件坏事,说明他人对你寄予厚望,他人的“逆耳忠言”,无非是希望你尽快成熟起来。从批评者的角度讲,真正要做到“拉下脸”去批评一个人、批评一件事,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甚至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深思熟虑,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心怀坦荡的人,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是你人生中的良师和益友。因此,我们必须真诚欢迎,不能虚以应付。
要虚心接受批评。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虽然有时会令你难堪,甚至感到羞愧,但应控制情绪耐心听下去,他们或者指出你工作中的失误,或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与你过不去,不能闭耳塞听,更不能闻批就跳,见批就驳。如果这次批评了你,你能虚心接受并及时认真地改正了错误,下次发现你的问题还会有人给你善意地指出来,这无疑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进步。所以,面对批评我们要摆正心态,抱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坦诚对待,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要勇于改正不足。凡是别人批评正确的,就要痛下决心,坚决纠正和克服,不为面子左右,不为人情所惑,更不能自欺欺人,养痈成患。“蚌痛成珠”的古话告诉我们,改正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反思可以催人奋进,使思想产生新的升华和飞跃,人也只有在一次次的批评中才能不断修正人生的航向,明确奋斗目标。总之,面对来自各方的批评要善待、要珍惜、要勇于纠正和克服。这样我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才能不断发扬光大。(李仁锋)
![]() |
责任编辑: 赵舒文 |
- 2009-11-02批评学生的艺术
- 2009-10-21批评的层次
- 2009-09-08赵忠祥称观众批评是厚爱 自言从未犯过一次错
- 2009-08-25教师的“批评权”为何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