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八闽文明> 三明 > 正文
永安市资金互助,让贫困农民找到了组织
http://wmf.fjsen.com 2009-03-26 15:39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3月26日讯  日前,永安市上坪乡上坪村资金互助社开了一次会,讨论节后集中贷款事项。召集人陈绍安与妻子早早就到合作社张罗着买香烟、糖果,摆花生、瓜子……

  金融合作一小步,产业发展一大步。近年,随着林业投融资体系的逐步建立,一个叫"资金互助"的新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上坪乡上坪村诞生,并成为该村林改后成立的建兴笋竹专业合作社众多功能中的一种。

  建兴笋竹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上坪农村社会化服务合作社。2005年7月,由上坪村民陈绍安等一群林农自发组织。为了发展壮大林业生产,合作社在村民间开展资金互助活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成为远近村民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有了"救生圈"我们敢"下海"

  流动于上坪村的"民间资本"不多,但区区的500元、1000元却催生了草根金融"资金互助"借贷项目的繁荣,并迅速成为当地村民耕山务农、发展生产的"救生圈"。

  "前年底,我得到3000元的互助资金,买了复合肥给毛竹山施肥。去年,山上的笋明显多了、大了。"谈起资金互助项目的作用,合作社社员陈长友感慨道:"虽然借贷的钱不多,但是,对于缺少发展资金的农户来说,就像一个'救生圈',有了这个'救生圈',我们才敢'下海'啊!"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分山到户,产权明晰,林农都实现了自主经营。但是,融资难问题,在林农当中,还依然存在,尤其是偏远山村。

  合作社理事长陈绍安认为,农民把几百块钱存到银行去,利息很少,可是作为股金,将五百、一千放在资金互助社里,就有机会贷上6倍的款项,"这才可以办点事情了,谁没有缺钱的时候?"

  社员陈国康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他有切身体会。2007年7月,为改善竹山经营条件,利于山上的毛竹、竹笋下山,他决定投资开设一条竹山便道。而这条竹山便道长有1公里多,需要1万多元资金。当时,陈国康手头紧,没有那么多钱,为此,他向村里许多人开口,但没有借到。成立资金互助社以后,作为社员的他,第一个从会里借了3000元钱。"资金互助对我来讲帮助不小……"陈国康感叹道。

  和陈国康一样,社员陈真卿也有过一次从合作社获得"救生"的经历。2007年初,他与人合作买下了一片山场,急需5000多元周转资金,但是,由于家里经营着一个小店铺,刚进货,一下子拿不出这笔钱。他只得向亲朋好友借了2000元,又在资金互助社里贷了3000元,才凑齐了所需款项。"现在借钱难啊!如果没有资金互助社,东跑西跑我还真不知要跑到何时,才能借到这笔钱呢!"

  有序管理"圈"而不荒

  "相对于银行借贷,我们这种互助模式非常安全,绝不会出现借钱不还的情况。"就如何加强资金互助项目有序管理问题,陈绍安介绍:"我们的社员乡里乡亲,彼此都很了解。你借这笔钱拿去干什么,大家都清楚。如果你拿去做不正当的事情,或者赌博,或者不还,那他今后就甭想在村里和社里立足了。"

  "资金互助既然名字叫互助,就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的目的就是自己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林业生产。"陈绍安说,互助资金有限,在借贷过程中,如果碰到借款撞车的情况,由没借过的社员优先,合作社实行困难优先原则;如果谁家有紧急情况急需用钱,而社里资金又全部借出去,大家还可以紧急筹资。

  资金互助项目,是林改后产生的一个比较纯粹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即完全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合作社社员自愿入股,股金有人民币500元、1000元两档,只增不减,社员除非被开除或退社,否则不能退股。入股的社员可以按照1∶6的比例从资金互助社里借贷,借贷按月利率计算,所得利润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后,按股分红。贷款采取3-5户联保方式,联保人承担借款偿还连带责任,互助金限于社员内部进行借贷,贷出资金必须按期归还。借贷当事人还贷确有困难,在还清利息后,可优先续贷。

  据陈绍安介绍,社员要想贷到款,必须经过四道程序:首先,写借条打申请;其次,找入股的社员联保;再次,得到理事长的批准;最后,得到资金互助负责人的批准。

  目前,互助社社员由原来的18人增加到现在的25人,先后两次扩股,入股资金从每户200元扩大到1000元,资金互助总额由最初的3600元,"圈"到目前的6万多元,并有继续扩大趋势,可达小额信贷要求。由于有序管理,使互助资金"圈"而不荒,至今,小额资金互助经营了近30笔,没有出现一笔呆账或坏账,为近30户社员经营竹山、发展林业生产提供了信贷支持。小额资金互助经营收益扣除合作社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外,2007年社员每人还分红500多元,2008年预计也可以达到600元。

  农户"生火"还需社会"添柴"

  资金互助是上坪林农的一个创举,在借钱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对农村社会有着很重要的协调作用,为林改后许多林农发展林业生产、改善经营条件解了燃眉之急。

  2006年,省林业厅为支持这个"新生儿"的成长,给予了5万元的资金扶持,不仅壮大了互助社的"财力",而且还增强了林农对资金互助的"附和力"。

  但是,由于小额资金互助总额太少,无法满足社员资金需求,互助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在目前社会和社员期望比较高,互助社资金互助规模又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陈绍安认为,"这是一个时间问题,只要时间一长,参加的林农多了,互助资金必然壮大。"资金互助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贫穷,但如果目前只能救急,发挥救急的功能,也是相当必要的。

  据银监会三明监管分局永安办事处吴先生介绍,国家对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项目的态度是明确的,银监部门对有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可以开展试点,"一方面除了满足农村融资、特别是小额信贷需求外,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力","这样就可以更加接近农民了"。

  永安市林竹产业发展局的负责人介绍:"永安市与国家开发银行有着广泛的金融合作基础,同时,又是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试验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和全省林业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试点县之一,有条件率先发展农村资金互助项目……"

  目前,资金互助已在安徽、湖南、重庆、陕西等地都有试点。据了解,发展资金互助项目面临的困境,主要还是农村金融法规不健全,服务管理不科学,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使得资金互助缺乏一定保障。

  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需要成本的,政府没有参与,农民能承担起这个成本吗?农户"生火"还需社会"添柴"!资金互助项目,既然克服各种困难走到今天,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责编:陈玮


责任编辑: 余瑧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