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八闽文明> 厦门 > 正文
厦门集美区第十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形式多样
http://wmf.fjsen.com 2009-03-04 16:11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厦门集美区下乡开展听力助残受到欢迎
第十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形式多样

  文明风3月4日(通讯员 吴会明)3月3日,是第十次全国“爱耳日”,3月1日至3日,厦门集美区由区民政、残联和区属镇、(街)及其残联,利用三天时间,下乡开展以“预防药物性耳聋知识讲座”和帮助听力障碍人群检查身体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咨询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据悉,今年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正确使用助听器”。

  厦门集美区残联副理事长欧阳海龙告诉笔者,今年“爱耳日”活动内容丰富,期间全区范围普遍开展听力助残系列活动。如3月1日,在侨英街道开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宣传,邀请了厦门第二医院医务人员到场义诊,解答咨询;2日在灌口镇农贸市场邀请了厦门仙岳医院等医疗康复机构的耳鼻喉专家和听力学、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员,举办讲座;3日则在杏滨街道长宏影剧院门前,为听力障碍人群提供语言、听力测试服务和开展猜谜、游戏,助听器使用讲解互动等。活动期间,集美区民政和残联在城乡各主要广场设立宣传点,摆放宣传品,同时组派小分队进农村、入社区,面向公众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聋儿及其家长和老年听力患者参与热情高。

  目前,厦门集美区有听力残疾人近150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约1%-3%,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迫切需要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提高公众爱耳护耳意识。本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集美区结合活动方案,围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训练,通过下乡助残,影响和带动各方面力量关爱听力残疾儿童、关注成年和老年听力残疾人,让他们与健全人一起共享同一片蓝天。

  人们的耳朵很容易受到伤害,而声音是导致耳朵伤害的直接原因。专家提醒:声音对听觉伤害主要分两类,即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如燃放爆竹;另一种是慢性噪音,长时间在高噪音下工作,听觉逐渐受到伤害。此外就是压力导致的突发性耳聋或药物性耳聋。医生建议,发现耳朵听不见要赶紧治疗,一般发病当天治疗效果最好,一周以内开始治疗,约80%的病人可痊愈或部分恢复,发病后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当患者不能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有效改善听力时,即可通过使用助听器改善交流。患有任何程度弱听的婴幼儿,都需要配助呼器。

  相关链接

在无声世界里歌唱

——侨乡集美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

  语言、听力障碍,无情地把人引向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身体残疾,已然是命运的不幸,但只要有所追求就会有所作为。今年的全国第10次“爱耳日”,笔者走访了侨乡集美辖区的几位聋哑人家庭,与他们交流,真切且深情地感受到无声世界里一个个自强不息为生命而歌唱的跳动的音符。

  周亚远:描绘蓝图 放飞梦想

  晌午,空旷的沼泽地上,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嘴衔幼鸟翅膀教其试飞。突然,随着闪电一阵狂风骤雨即将来临……这是周亚远的水彩画作品《放飞梦想》的一幅生动画面。

  在侨乡集美的杏林城区一家广告设计装璜公司,今年40岁的周亚远虽然聋哑,但他却是公司一名得力的技术骨干。周亚远的大嫂告诉笔者,亚远幼儿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致使失去了听力,四兄妹他排行最小,参加工作前一直都靠兄长照顾。特别是在厦门聋哑学校就读8年,他酷爱绘画得到了兄妹的支持,1989年他的素描人物《大卫》在厦门市残疾人书画大赛中获得过第二名。之后还特地送去上海专读美术学校4年,1994毕业到现在工笔画一直很好。每一次的户外广告安装完工,他总会从电脑屏幕那亮丽缤纷的设计画面中突发奇想,萌生构思。采访中,他接过笔者的笔和本子写道:我有10多年的“工笔画”基础,从事广告制作后能用电脑进行设计,是我追求的梦想。

  许德兴:缝补人生 锲而不舍

  位于国道324线侨乡集美辖区灌口镇顶许村,一幢亮丽堂皇的新式民宅,很抢眼球。常经于此者清楚:该房是分层、分期施工,尔后才整体装修。这,就是补鞋师傅许德兴的家。

  许德兴从小失去听力,刚成年那阵他便在镇上摆摊,专门给人家缝补鞋物,一晃如今已是40多岁的人了。采访得知,他的人生经历如同他在做的事情:缝缝补补。20多年了,许德兴起初专门补鞋,为了能增加点收入还忙里抽闲帮人家配钥匙。生活逐渐有了保障,他与本地一位聋哑女青年结为夫妻,随后妻子帮人补伞并先后生下两男孩,遗憾的是两个孩子均先天性听力障碍。尽管一家四口生活在无声世界但过得很和美,计划分期盖房并很快建起了第一层。7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妻子的性命,使得这个残疾家庭雪上加霜。第二年,经人介绍与一外来女工结合,对方因是离异带来了一小女孩,许德兴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竭力让3个孩子继续学业,实现了新房落成并装修一新。

  王奕然:勤劳养殖 致富增收

  家住侨英街凤林社区前山121号的王奕然,其家族生活条件好且有海外关系。但他不等靠不伸手,掏小海搞养殖勤劳致富,是全社区25家残疾户未最晚纳入低保户之一。

  每当天刚蒙蒙亮,王奕然便挑着水产品匆匆赶到了集市,不是地处交通不便而是他的语言交流不方便。以往王奕然总是骑着他较早就得意的“本田”摩托车出入上下的,但在一次综合路检中,交警告诉他:因为是聋哑人,所以按交通法规不允许驾驶摩托车。今年50岁的王奕然是先天性聋哑,从小跟随父亲掏小海、种蘑菇,还养过鸭,干起农活他可是个好把式。1984年结婚成家先后有3个女孩,为支撑整个家,他喂虾育苗一心搞养殖,妻子负责小孩吃穿起居全心照料家务,夫妻起早贪黑勤劳创收,1998年盖起了一幢1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家里的彩电、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如今,毕业于福建某化工学校的大女儿已走上工作岗位,第二和最小的就读集美某中学,甜美生活让人羡慕。

责编:王超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