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金融危机把全球经济推入“寒冬”,世界各国竭尽所能应对这场挑战,各行各业都在取暖“过冬”。
制造精神产品的文化产业也不例外。虽然文化产业与金融的直接关联度不高,但经济一旦收缩,文化产业必然成为受冲击的“前沿地带”,因为文化消费弹性较大,是收缩的首选之一。
从国际上看,许多著名剧院相继关闭,电影节停办,音像产品制作变慢、数量减少。由于广告收入缩水,目前包括KBS、SBS、MBC等在内的韩国电视台都在考虑实施裁员、降低演员片酬等措施。从国内看,正处于“上升通道”的艺术品市场反应强烈,进入调整期,2008年秋拍除了当代艺术品“跳水”外,其他艺术门类的成交也普遍萎缩。
福建的文化产业,就笔者所了解,石雕、木雕等工艺美术品,以及茶产业的高端产品,销售上均受到明显的影响。德化陶瓷因80%以上销往国外,经济危机已造成主要消费市场国家的消费能力下降,出口日渐减少,陶瓷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眼下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观点——经济危机时期,有可能成为文化产业逆市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论据有两条:一是1930年初进入大萧条期的美国,依靠百老汇和好莱坞创造了美国娱乐业的空前繁荣,为美国走出经济低谷作出了独特贡献;二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文化产业实现了神话般的发展,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笔者以为,在经济“严冬”中,文化产业的生存状态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带来怎样的困境和机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的生产主要依赖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与智力资源,可以在不消耗或少消耗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情况下,实现大规模的经济产出,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点对于危机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次,有专家指出,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大家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时,韩国出现经济衰退,但政府部门发现失业者们纷纷通过购买影碟寻找安慰,实现“廉价的快乐”,并因此成就了电子游戏产业的异军突起。于是韩国政府出资将韩国影视剧翻译成中文、泰文等在东南亚国家播放,并以此带动东南亚各国购买韩国产品,拉动韩国旅游业。1998年,韩国政府及时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几年后,特色鲜明、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的韩国影视产品在全球掀起了巨大的“韩流”。
经济“过冬”,国民的信心与凝聚力是保持社会稳定、恢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属性往往能够凸显其价值与意义。文化产业的繁荣,为社会持续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往往会达到满足精神需求、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显著效益。
最近,我国刚刚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发展文化产业与国家扩大内需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这一点正是文化消费所具备的。文化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具有热点多、弹性大的特点,并能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改革开放30年积聚的物质财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也已经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危机之下,如何调整思路,审时度势,寻找并把握潜在的机遇,将坏事变成好事,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和机遇意识,通过制定及时而恰当的文化产业政策,通过积极的引导与扶持,来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记者 何光锐)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
- 2009-02-19考量独立的文化价值观
- 2009-02-19创新的成分有多少?"山寨"文化的反思
- 2009-02-16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永恒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