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的永恒使命
http://wmf.fjsen.com 2009-02-16 08:56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回顾教育的历史,自工业革命以后,大学一直在自身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博弈中前行,受内在发展与外在驱动的双重作用,穿梭于“学生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矛盾之间。当今大学不能成为象牙塔,但是否就可以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大学专业教育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社会需求推动着大学的进步。工业社会强调专门技术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在这个以职能和能力组织起来的高度有机化的社会里,相应的大学教育除了按照社会分工的要求建立工业化的培养模式以外,实际上没有其他选择。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及人类进步的历史表明,大学应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引领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然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合理存在并绵延千载的基础。因此,不论大学的职能如何发展,“育人”总是大学教育的根本。

    面对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背景,当今大学如何“育人”?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尼采的这一观点虽未道尽教育的全部内涵,推崇的是精英化、贵族化的教育思想,但这种文化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今天的现代大学教育不乏启示意义。20世纪是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教育需要反思的世纪,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文明以止、化成天下”,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使命。

    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精神成果的积淀,其整体性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性。因此,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要从文化、文化教育的整体来认识。知识传授是当今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片面突出知识教育而忽视思维、方法、原则的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是十分片面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科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导致对人文教育的挤压,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等等。从历史上看,教育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人文——科学——科学与人文融合。走过科学教育主导大学教育的20世纪,在21世纪大学教育理应走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所以当今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建教育的整体性,它以知识为载体,借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通过实践与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激活思维、形成方法和提升价值,进而促进当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薄弱,我国高校从1995年起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从“三注重”、“三提高”到“三结合”,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必须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诸环节中;课堂教学、大学文化育人和社会实践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三种基本途径。如何继续深入、全面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本土化创新,切合了国外通识教育中自由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性为基本特征,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因此,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开始于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分离,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的,走过了“中体西用”及前苏联专才模式的路径。在当今大学如何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关键是教育理念、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操作性的、显性的途径是推进大学课程的改革,即基于整体知识观和联结课程论的思想,打破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选择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问题中心、方法中心和意义中心的非学科中心模式,建立促进知识的联结、贯通和意义的生成,使学生增加智慧和获得方法、提升知识价值的课程。

    另一方面,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内化。关于如何内化,刘献君教授提出:人的内化过程是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文化体验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人特有活动的存在方式。在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质和价值取向。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化育而成的精神成果,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与体验,大学文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依托。 (龙跃君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育科学院研究员)

责编:陈玮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