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热点新闻 > 正文
古城漳州传出朗朗诵读声
http://wmf.fjsen.com 2015-10-09 10:15:28 杨特团 林立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漳州,一群爱心人士十多年来积极推动公益国学教育,边教学边培训师资,努力让传统文明在千年古城扎根发芽

  漳州文庙国学班正在授课。

东南网10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特团 林立宇)

公益国学班办了10多年

场景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10月4日上午,漳州市文庙里朗朗诵读声此起彼伏。循着声音走近,映入眼帘的是30多名孩子正在老师的带读下朗诵《弟子规》。组织者洪奋强告诉笔者,文庙国学公益班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10年。

场景二:10月5日上午,在漳州市南山寺进门左侧的一间偏房里,近20名小孩子在两位老师的辅导下高声诵读《论语》。负责人是芗城区实验小学的郑迎春老师,她说,这里的公益国学班早在2001年就由佛青会创办,至今近15年,是漳州公益国学班中最持久的。

据郑迎春老师介绍,漳州的国学班大多采取开放式混龄教育,孩子随到随学,授课的主要模式是诵读吟唱、简要讲解、互动体验、实践体验等,以教授《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为主。授课时间大多在周六、周日,参加的学生一般年龄在7至13岁之间。

目前,漳州的公益国学班有一定规模的就有十几个。

国学教育的坚守和传承

每到周末,郑迎春老师便如约来到国学班为孩子们上课,15年来她的这个习惯从未改变。小学语文老师的先天优势,让郑老师很早就发现了国学的教化功效。她从2000年开始行动,从南山寺小小的公益国学启蒙班,到文庙的公益国学班、漳州市图书馆的国学班,漳州市区的十几个国学授课点几乎都留下她的身影。郑老师说,在国学的广阔天空下,带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是她的快乐所在。

无独有偶。2006年暑假,洪奋强约上一批文友,在漳州文庙举办为期半个月的封闭式的国学夏令营,辅导自家的子女。半个月时间很快到了,就在大家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不少家长慕名前来咨询,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参加进来。洪奋强与文友商量后,决定定期在这里开设公益国学班。

回首走过的十年,洪奋强说,虽然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如今文庙国学教育模式已然成熟——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与西桥街道纪工委合作,开设廉政教育讲坛;与闽南师大文学院合作,定期举办国学讲座;一批国内知名国学教育大师还先后到此开课讲学。

然而文庙国学班开设之初,令洪奋强最头疼的难题,却是师资不足,“来授课的老师就几个,有时遇到周末大家都有事,都来不了”。

为了改变窘境,文庙国学班一边办孩童班,一边办师资班,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前来学习培训,储备师资。

让洪奋强振奋的是,当初的无奈之举促就了爱心的传播。在闽南师大就学期间,康艺琳曾到文庙师资班培训,帮忙带孩子。如今,大学毕业回老家当老师的她,已是龙海古林岩寺国学班的教学骨干。类似小康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在工作所在地继续从事国学教育的,不下十个。

在漳州南山寺的国学班,耳濡目染志愿者辛苦的付出后,家长欧延彬主动提出加入进来。他说,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榜样,让孩子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让孩子知书达理受益终身

在公益人士的积极推动下,漳州国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西桥计生办工作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儿子刚上小学时,学习不认真,特别‘蛮皮’。”在单位同事的建议下,她把儿子送进了文庙国学班。“三年坚持下来,儿子不仅学习成绩上去了,也变得懂事。”吴女士表示,如今儿子已是小学毕业班,学习压力大,但她还是坚持每周带他过来。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经典国学教育可以说是青少年传承文化精华、增加知识积累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手段。”曾多次参与公益国学事业的闽南师大王教授表示,能让孩子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终身受益的有高度的东西,国学就是一个重要角色,不可或缺。

对于下一步打算,多位受访老师都表示,将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并努力优化国学课堂教学。漳州市图书馆国学班林晓玲老师说,她们将尝试通过播放课件、音乐、动画等方式来教授国学,努力让课堂更生动形象。

除了把有趣的故事融入国学课堂中,让孩子们在听故事和做游戏中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外,漳州文庙国学班近期还邀请中华吟诵中心的老师来上吟诵公开课,让孩子感受什么是真正的“读书歌”。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9-30漳州文庙传来经典诵读声 公益国学班一办就是十年
  • 2015-09-23城厢区:太湖小学诵读国学经典纪念孔子诞辰
  • 2015-09-16让国学走进大众
  • 2015-09-15诵国学经典习传统礼仪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