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18日讯(本网记者 项裕兴)油炸鸡腿、西红柿炒蛋、香菇鱼丸汤……近日傍晚时分,记者来到永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只见230多名来自农村的寄宿生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由财政补助的营养餐。
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永安市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并投入大量补助资金。在永安,初中生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2元,小学生11元,除低保户、二女结扎户和独女户由财政全额补助外,每名学生每天可以得到财政补助7元。
永安市大力推行营养改善阳光工程,力争让好政策惠及每一名学生。
优化流程 阳光操作
“教育局对米、油、冷冻类食品、调味品等大宗商品,通过招投标统一采购,然后根据各校需求统一发放,学校只负责每天采购蔬菜和鲜肉。”永安市教育局体卫艺教科科长杨爱华说。
学校又是如何采购呢?“我们有相对固定的供货商,他们每天按学校要求的数量送货上门,我们负责过磅、谈价格,食堂工友一起监督。采购完后,3名验收人都要在采购清单上签字。”在永安五中食堂,负责食品采购验收的李辉永抬出磅秤,拿着当天的采购清单向记者解释。
“重量一起看,价格大家商定。”李辉永说,除了他以外,另外两名验收人由学校行政人员轮换担任。
学校每天采购的蔬菜、鲜肉和教育局组织配送的食品都要入库做账。“入库、出库的食品名称、数量、金额、
经手人等,都有账可查。”在永安七中,财务人员黄玉玲边翻账本边解释。
一杆秤、一本账、一组人,有效避免了虚开发票现象,使整个食品采购流程完全置于阳光之下。
多措并举 阳光管理
在永安五中公示栏上,除了每月公示一次的资金信息、每天10时以前公布的当日采购清单外,还有每周事先安排好的学生食谱。
“中午吃什么还记得吗?”采访当天下午,记者叫住永安五中一名邢姓同学。“红烧鸡腿、炒芋子、炒菠菜,还有排骨海带汤。”这名同学说。记者发现,菜谱与墙上公示的完全吻合。
菜谱吻合,分量足吗?“因为菜价每天都在波动,我们较难保证学生每天吃的正好是12元,但我们统筹安排,确保每个月实现零利润,通过总体平衡来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永安五中校长黄治华说。
杜绝食堂对外承包,也是确保资金到位的关键环节。“我每月拿工资1400元,每天按食堂负责人安排干活。”永安五中食堂工友陈春兰说。
创新平台 阳光监督
设计食堂管理软件,加强各校食堂管理,是永安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程的一大亮点。
在杨爱华办公室,记者随手点开食堂管理软件里的“永安十中”选项。采访当天,该校采购了猪腿肉、青瓜等10种食品,教育局组织配送的大宗食品有鸡腿、鱼丸等8种,每种商品的单价、入库数量、金额等情况一目了然。
“只要打开软件,我就可以实时监控各校每日入库(出库)明细、每周食谱、每日(周、月、年)出入库统计等情况。”杨爱华说。
软件是得力助手,但杨爱华更看重的是不打招呼的暗访。“我经常到学校食堂进行突击检查,校长还不一定知道。”杨爱华说,全市有43所中小学,她每天要跑3个乡镇,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校方整改。
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学校营养工程情况,各校除了设置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外,还邀请家长参加膳食小组,每学期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到学校食堂参观和监督。
“营养餐是一项惠民工程,阳光运作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确保每名孩子都能吃上足额、可口的营养餐。”永安市教育局局长陈新方说。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12《勤俭节约农大视频》走红网络 集齐"校园版大咖"
- 2014-03-11校园道德讲堂“传承雷锋精神 续写身边感动”
- 2014-03-10福鼎:城西小学开展“拒绝垃圾食品 严禁零食进校园”签名活动
- 2014-03-07校园励志“快闪”与喊楼活动 高三学生为自己加油
- 2014-03-07漳州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确保中小学生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