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好书推荐《少儿红色经典丛书雷锋日记》
http://wmf.fjsen.com 2013-12-31 11:14:04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综合    我来说两句

编辑推荐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中国的几代人都是唱着这支歌成长起来的。

雷锋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代代人。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螺丝钉”精神,他在每一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二、“钉子”精神,雷锋曾说:“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他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和文化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三、“傻子”精神,雷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对于别人的不理解,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对于人生的意义,他这样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好”,“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此前出版的《少儿红色经典丛书?雷锋日记》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1年内连续6次印刷。本书是帮助孩子了解雷锋精神的好素材!

内容简介

1940年,雷锋出生在的旧社会。他的父母兄弟先后被害死,7岁就沦为孤儿。1949年,雷锋的家乡解放,他走进了明亮的课堂。1958年11月,雷锋赴鞍山钢铁厂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后报名到弓长岭矿山参加建设新建焦化厂。在此期间,他多次被评为 “红旗手”、“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成为了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汽车连的一名战士。同年11月,雷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生活的两年零八个月里,雷锋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少先队优秀辅导员”。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行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牺牲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胡锦涛同志也在纪念学雷锋活动30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本书以雷锋同志的日记为主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为了便于孩子理解、激发阅读兴趣,我们特意增加了注音和彩色插图,希望他们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作者简介

员晓博,男,喜欢在清晨写故事的人。曾写过动画剧本《金狐狸和粉凤凰》、《少儿红色经典丛书——雷锋日记》、《中国文学经典名著(美绘少年版)?隋唐演义》等。

《少儿红色经典丛书雷锋日记》购买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3-12-25龙岩市民读书现状:书本依然在那 阅读渐行渐远
  • 2013-12-10武平县启动2013年全民读书月活动
  • 2013-11-27魏咏柏:古人善读书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