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曾几何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无数平民百姓的梦想,时代的发展让行万里路成为现实,然而,读万卷书却渐渐变成奢求?有媒体曾发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4.35本。同年,韩国人均读书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书本依然在那,阅读渐行渐远——这似乎就是现状。由此,本报特别策划本期专题,与您共同探讨“读书”的话题。
几位普通市民的读书现状
有没有觉得文件看得越来越多,书本翻得越来越少?有没有发现打开电脑、拿起手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桌子、架上的书却灰尘越积越厚……也许是很久没读书了。
过去一周,记者采访了一些普通市民,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他们的读书现状,现与读者分享,或许也能带给您些许感想和启发。
老徐,51岁,个体户
“自己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阅读,更谈不上买书了。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轮椅上的梦》,八十年代读过的,没有什么喜欢的作家,比较喜欢看故事类的书籍。
我周边的人一般都不阅读,我认为读书当然好,可以增长见识。遗憾的是文化水平不高,读的书也比较少。"
杨可可,16岁,高二学生
“无时无刻不在跟书本打交道。印象最深的是《读者》,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喜欢看了。
这些年来,以学习为重,课外阅读比较少,常买的也是词典之类的一些工具书。《读者》、《青年博览》之类的刊物适合青少年看,同学们比较喜欢。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让自己更有思想、更有内涵。现在因为功课很紧,课外阅读也是按老师的推荐和要求进行。"
罗先生,38岁,企业老板
“因为公司事务繁多,主要看看管理类的书籍,基本上不买书,都在网络平台上看。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人生》,励志类的,二十来岁时最有读的书。
现在,周边的朋友一般都不读书,公司的员工工作也很忙,年轻人生活丰富多彩,一般也不会要求他们读书。
网络上什么都有,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管什么新知识、新技术,网络一般都要比书店来得快,等书店里卖书时网络上都已经成为旧知识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10武平县启动2013年全民读书月活动
- 2013-11-27魏咏柏:古人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