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福建高考作文昨日出人意料地以顾城的一首诗,终止了考前的各种猜题,有人认为,这首诗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意味。
今年福建省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顾城的《忧天》,写一篇作文。
据悉,福建高考材料以现代诗出现,是不多见的,以至于一些语文老师对诗歌也“一头雾水”。福州一语文老师在考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说,“这段不知出自哪位名家高手的诗歌,不仅极其浅白、缺少诗味……”。
厦门一中语文老师苏宁峰则认为,在福建高考作文中,诗歌、特别是现代诗的确是很少见,但是,从今年的考题看,它出现的理由也是充分的,这首诗歌背后隐藏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诗题中的几个重要意象:流星、树根、大地,本身都是饱含着象征张力的词语,它们为考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运行平台。
不过,语文老师也担心,这类诗歌材料会对农村考生造成不利。
每年高考,对作文题都有诸多猜测,今年也不例外,其中“中国梦”呼声最高,一些语文老师认为,我省的命题还是和“中国梦”有关。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高考命题是不追逐当年的热点词汇的,因为这样容易出现套作与泛泛之作。但是,有语文老师认为,今年我省命题巧妙在于:这首诗歌本身就包含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意味,进一步的联想实际就暗合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提倡“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当然,语文老师也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一定能看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写作时,不一定非得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可以有多种角度。不少考生围绕着“自由和束缚”来写。
【解读】
虚实结合隐喻生活
这篇高考作文怎么写?本报昨日邀请包括苏宁峰在内的语文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流星象征着没有目标、没有现实依附的绝对的自由的追求;树根的意象离不开“树”的整体意象,它们之间可以有机地互换联通。而“树”是全身都开满了生命意味的象征体。在诗歌中,它扎根于地下,不追求绝对而虚空的自由,既受泥土的滋润养护又受限于泥土的限制。苏宁峰认为,这是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最好的隐喻,是我们当下理想与努力的最好的隐喻。
如果说“流星”是虚,那么大地就是“实”——可以指向坚实与踏实,可以指向现实与真实;大地也是一种力量——一种来自于真实的坚硬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从这片大地中获得生命最初的力量,但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从大地重新获得超越大地引力的生命飞翔的精神力量。
据此分析,老师们预拟几个文题提供参考:理想生长于低处,完成于高处;脚踏实地,实干兴邦;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地层里涵养生命之光;来自于泥土的真实的生命力量等。(记者 佘峥)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6-08近2000辆"高考直通车"出发 将各地考生送达考场
- 2013-06-08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揭晓:根据顾城的诗写作文
- 2013-06-07福安:女子护学岗心系考生提前宣传助力高考
- 2013-06-07特级教师陈成龙解读高考作文:审题有一定难度
- 2013-06-07福建高考表情:考场外那些满怀期盼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