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热点新闻 > 正文
教改步入"深水区"探营各地如何纠正“教育失衡”
http://wmf.fjsen.com 2011-01-19 08:32:47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的话】

新年伊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正式踏上破冰之旅。

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从去年年末陆续推出的教改试点全部出齐。在“十二五”开启之际,教改已从“纸面”走向现实,步入“深水区”。

十大试点,涉及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四个层面,涵盖东、中、西部广大地区和学校,覆盖面广、系统性强、任务繁重。十大试点,现在也分别确立了许多试点地区和学校。这些试点地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成为教改路上的先行先试者甚至是示范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其他地区和学校或许可以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

本版推出特别策划,“点击”教改试点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探营”试点地区和学校的新举措、新思维,希望窥一斑而见全豹,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与“学校”的变化。

试点任务

多途径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天津给“择校热”降温

记者探营

2010年底,天津出台《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核心理念,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将加快步伐,努力缩小校际差异,让“择校热”降温直至消失。

硬件方面,2009年初,天津开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包括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等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100项评估要点,要求各校按评估标准逐条落实。

软件方面,天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出几项重要举措:提高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师资配置水平;选派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地区偏远学校;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等等。

天津还连续两年推进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制度改革,以初三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指标定向分配到本区县的每一所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择优予以推荐。取得推荐资格的学生仍须参加毕业生学业考试和考查,凡学业考试成绩达到试验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下10分以内的考生,招生校必须全部录取。今年天津全市承担改革试验任务的学校有37所。(记者 朱虹)

编辑点评

“择校热”,几乎是每个适龄学生家长都会面临的难题。此次教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破解择校问题”位列改革任务第二位,可见国家决心之大,民意热盼之切。

实际上,家长们看待校际差异,并非全看大楼、操场等“硬件”设施,师资水平等“软件”水平,更是大家心中的一杆秤。

这一点,也应成为破解“择校热”、均衡区县教育资源的着力点。

试点任务

建教育优先发展投入机制

看重庆如何确保“4%”

记者探营

自2008年以来,重庆在教育上的硬投入达770多亿元,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去年这一比例更达到4.1%,走在全国前列。

为实现“4%”目标,重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预算内财政的20%足额拨付给教育;中央决算超收部分分配到地方时,确保20%投入教育。同时,重庆还成立了教育担保公司,与8家金融机构签订正式授信合作协议。

投入有保障,让重庆教育在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筹集经费49亿元,率先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安排资金82.9亿元,率先在西部建立城乡一体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安排资金25亿元,在全国率先对中职五类学生实行“学费全额资助、生活费住宿费包干补助”政策。

重庆还将每年教育投入增量中的70%向农村倾斜,现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率实现100%。

在去年12月出台的《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重庆提出未来要继续加大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其中市级教育经费支出占市级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要提高1个百分点。(记者 刘志强)

编辑点评

中国教育发展中有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就是“4%”——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这一国家教育目标始终未能实现。成为上自国家领导下至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心头之痛”。

从“重庆试点”可以看出:老大难,其实“老大”出马并不难。重庆的条件并非优厚,但他们的“硬保障”,不仅有政府的重视,更有制度的监督。如果全国各地都能这样做,“4%”这一并不高的标准,还会离我们远吗?

试点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湖北村里娃有名师教

记者探营

“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湖北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上的几项突破性创新,促成了国家“特岗教师”等有关政策的出台,也使该省成为我国教改一个重要试点。

2004年,湖北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选拔一批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7年来,共选派省内外281所高校16446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充实到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2005年,湖北又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规模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培训,第一期就培训了87个县、市10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目前,第二期正进入实施阶段。而从2006年起,湖北再次启动“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采取湖北名师对口支援、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城镇教师定期支教三种方式,加强城乡教师交流。4年共组织了52名湖北名师及所在学校对口援助44个农村县(市),17429名农村教师参加特级教师的讲学观摩,13155名城区教师到乡镇支教。

目前,湖北的教师队伍结构都得到进一步优化,35岁以下教师占比增加,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记者 田豆豆)

编辑点评

教育资源的失衡,首先表现在师资力量的严重失衡。

本轮教改,教师队伍的完善和优化问题是一大重点。湖北近年来推出的新机制、新办法,对于各地乃至全国有着借鉴意义。

这几年,为解决“城乡差距”,包括免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等措施相继推出,有效果,但也有不少困难。湖北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但距离改革的目标还有诸多困难。看来,解决师资问题,需要在更高层级、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和保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0-07-15裸体扯上经济,艺术会被亵渎 教改需“动真格”
  • 2010-06-08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会成为教改契机吗 代笔与作弊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