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热点新闻 > 正文
专家家长网友表示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快乐成长
http://wmf.fjsen.com 2010-05-10 08:4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作为父母,首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间,首要的是尊重孩子,而尊重的前提是理解。之所以会出现互不理解的状况,是因为代沟的存在:一是父母与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经历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就存在差异;二是因为我们处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时期,许多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易适应,就难以理解孩子中出现的新的观念和行为,这就存在着发展时代上的差距。父母应当与时俱进,在换位思考中去学会理解孩子。怎么去理解?首先要倾听。他有什么想法,有怎样的一些问题,在他说出来以后,你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设想,站在他的角度你就容易去理解孩子的心理。

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固然,教育孩子需要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但仅仅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和爱心还是不够。如果没有教育的专业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时间、精力和爱心会让孩子不领情,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反感。因为父母可能不知不觉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压制、破坏孩子的成长。

我原本是研究“教师教育”的,两年前转向“家庭教育”。因为我发现,仅仅谈论“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够的,如果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没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那么,教师对学生几乎爱莫能助、无能为力。对孩子成长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错误;对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过度关注,而忘记了教育的秘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也是一个问题。

吕文清(北京市海淀区校外教育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