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龙岩采茶灯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举措保护传统文化
http://wmf.fjsen.com 2015-02-03 12:09:14 程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辉)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新罗区申报的“龙岩采茶灯”位列其中。这是我省唯一入选“传统舞蹈”的项目。

“龙岩采茶灯”源于民间采茶劳动,被视为吉祥舞蹈,多在新年、庙会、踩街、喜庆期间表演,在我国东南沿海广为流传。

采茶灯优美动人的旋律在几代龙岩人心中流淌至今。但它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随着民间老艺人相继谢世,其最原始的表演程式传承状况堪忧。现在能表演传统采茶灯的,只有发源地新罗区苏坂美山村的八九位老艺人,而他们大多年过80岁。省级传承人中,只剩下黄淑霞一人。采茶灯的表演形式原本有五六十种,但现存只剩下30多种。

作家冯骥才说:“申遗是保护的开始,不是开发,不是创造,更不是打造。”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尽到人类文明薪火传承的责任。申遗意味着承诺,意味着保护的决心。“龙岩采茶灯”申遗成功后,更需要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更好地开展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据悉,新罗区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采茶灯档案和数据库,对原有收集的文字、图片、道具、音像资料进行汇总,并加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归档。此外,充分发挥龙岩采茶灯研究会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扶持和指导好采茶灯民间舞蹈队开展表演交流活动,深入开展采茶灯文化研究活动,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并向国内外发行,扩大采茶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了如此呵护传承,“龙岩采茶灯”必将走出濒危困境,走向兴盛。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1-23泉州鲤城老年大学“三突出”传承传统文化
  • 2015-01-21漳浦:传统文化美公园 厚载美德育群众
  • 2015-01-19漳浦县实验小学:弘扬传统文化开办南音课堂
  • 2015-01-13传统文化进课堂别唱空城计
  • 2015-01-06漳浦:用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家园”
  • 2014-12-16让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交融传播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