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位日本人拍摄的鲁班庙全景
□东快记者陈菲陈伟刘朔文/图
昨日下午,台江区汀洲社区山边街55号聚集了许多居民。大家仰着头,指着鲁班庙的墙头,议论纷纷。原来,鲁班庙的墙头不知被谁敲开了,两块有“悬规”和“植矩”字样的石刻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附近居民猜测,鲁班庙里一定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了解,太平汀洲和苍霞地块旧屋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前不久刚确定,鲁班庙刚好位于规划道路的红线内,无法进行原地保护,计划搬迁进行异地重建。
“庙里的东西恐怕是留不住了,如果能保护起来就好了。”附近居民纷纷感叹。
“悬规”“植矩”阴刻重见天日一张老照片引出“鲁贤祠”
昨日下午,东快记者来到鲁班庙,看到了鲁班庙正门两厕小门的正上方,被敲开了砖头和水泥,在水泥和黄土之下,以阴刻的方式,分别刻有“悬规”和“植矩”字样,字体清晰可见。一位居民感叹道:“建房子,规和矩是必不可少的,着实能体现鲁班庙的风格。”
对福州老建筑颇有研究的网友“小小潘”告诉记者,1937年,一位日本人曾拍摄了一张鲁班庙的全景。
“当时的大门上有‘鲁贤祠’三个字,现在的大门上是一扇窗户。”网友“小小潘”指着老照片告诉东快记者,两扇小门之上,似乎也有石刻。东快记者仔细观察照片,只看到小门上面有一个石刻的框架,至于刻着什么内容并不能看清楚。真的有“鲁贤祠”三个字吗?这块石刻如今在哪儿呢?
“鲁贤祠,这三个字我见过。”今年70岁的陈依伯从小就生活这里,可谓亲身经历了鲁班庙的变迁,提起过往就精神焕发。
陈依伯告诉居民们,在他的印象里,大概50年前,由于当时“破四旧”,石刻被撬下来,摔成了三块,拿去当铺路石了
“大概是被垫在这个方位,现在已经被水泥糊上了,那个石刻大概长1米,宽60厘米,是阴刻楷书字体。”陈依伯带着众人来到鲁班庙左侧的小巷里。
“悬规”石刻在鲁班庙右侧小门上方
庙内深藏壁画石刻居民呼吁保护鲁班庙
东快记者进入鲁班庙大门,发现庙内结构完善,一进门便是一座门楼戏台。
天井、前殿和大殿是整座庙的主要组成部分。木制屋梁上面有各种图案,上面覆盖着一层蜘蛛网。一块雕有龙的石壁,放置在大殿的最深处,借着手电筒的亮光,石雕的纹理清晰可见。一根粗大的支柱上,刻有对联,还有一长串的弟子姓名。另一根大柱上,刻有“光绪丁酉年夏月吉诞”的字样。网友“小小潘”猜测,这个可能与庙内其他时刻的时间有关联。
立在两侧的方形石柱,近日成为居民们竞相猜测的焦点。由于鲁班庙被改造成了民居,这两根方形石柱的上半截被挡住了,唯一能看到的是一个小篆字体“同”字。
“柱子是四方形的,四面可能都有字,如果拆迁,那石柱上的文字将无法面世,我们或许会错过这里的真实记录。”网友“小小潘”说道。
就在前殿的拐角处,斑驳的墙壁上留有黑色的图案,断断续续,似乎是一幅壁画。
陈依伯告诉东快记者,这也是在“破四旧”的时候,被人用刀片刮了,现在只剩这一点,庙内可能还有壁画,如果能找到,至少可以考证一下当时流行的画风。
尽管拆迁在即,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附近仍有不少居民前来举行活动。“鲁班在老百姓心中是智慧的化身,我们自然该好好保护这座庙。”陈依伯说。
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表示,鲁班庙在整个福建省都少见,在福州民间,百姓对鲁班和鲁班庙有信仰,当然应该予以保护。“庙内的石刻、壁画、建筑设计和风格,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如果能采取原址保护,当然是最好的。”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福州市文物管理局和台江博物馆,截至发稿时,均未取得联系。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5-06武平县梁野山宣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志愿者在行动
- 2014-05-06思明区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 2014-04-18福建“摸底”历史特色建筑 将建省市县级保护名录
- 2014-04-14福安市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平台“春雨热线”
- 2014-04-11晋江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争创国家级生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