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遗址:沉睡五千年的文明 2014-03-13 09:07 树红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
在已发掘出的众多文物中,“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颧骨、原始瓷器、提线陶簋等文物堪称“中华之最”。 |
昙石山文化具有亲水特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讨海,便成了昙石山人的主要生计之一,他们捕鱼捞虾,拾取螺蚌、河蚬,采集牡蛎。吃过的贝壳就地堆积,就成了今天考古发掘中所见的贝丘。贝丘文化的先民先流转至闽南沿海各地,后沿台湾海峡因海退期裸露的陆脊迁徙到台湾,再乘独木舟向海洋挺进,迁至环太平洋列岛。今天的南岛语族,其共同的祖先被认为是新石器的昙石山先民。2010年11月,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后裔就曾跨越1.6万海里来到昙石山寻根。 “昙石山文化集中分布于闽江下游流域,延及东部沿海地区,并连接海峡两岸,是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摇篮。它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被命名的、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认的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先秦时期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连颖说,经过专家考证,其中中层文化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第三、四期贝丘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通过碳-14测定的年代也大致相当,而其中彩陶、有段石锛和拔牙习俗十分接近。这表明当时闽台两地的居民已经有了密切的往来和联系。 展厅内还有见证闽台文化血脉相连的一组展示:台北市圆山遗址出土的以红褐陶为主的陶器和包括有肩石斧等在内的石器,与昙石山文化存在密切联系,从石器传播图可以明确看出有肩石斧等就是从福建传到台湾的。 学者赵麟斌认为,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史前文化十分相似。历史上,福州陆陆续续向台湾多次移民,尤其在明清两朝,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