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八闽动态 > 正文
古街往事说泉州 浓缩百年风华市井百态(图)

2013-06-08 09:58  潘登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船巷,作为湖头的交通史和文明史的见证,它永远烙印在湖头人和海外游子的记忆中。

湖头船巷:开启湖头的繁荣与文明

湖头电影院

有这样一条小巷,它长约50米,宽不足2米。如果今日你走在其中,肯定觉得其狭窄又简陋,除了脚底下那一窄窄的石头路面有些硌脚外,匆匆而过应该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历史,你肯定愿意驻足追思它曾有的热闹与沧桑。

水运畅达,造就繁荣弧线

说起安溪湖头中山老街,凡到湖头旅游的,大都会兴致勃勃地到这里转一转,看一看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街道,感悟一下它承载的厚重的风土人情。中山老街,一条有着浑厚历史的沧桑背影,从明朝开始繁华,至今仍热闹的商业区、文化区、生活区乃至民俗区。在这里,民间小吃、商品流通、杂货小品一应俱全。而在这条街上,门牌30—32号的地方,有一条小巷叫“船巷”。它就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角。

“要了解船巷的历史,还得从我们湖头明清时期的交通讲起。”行走在狭窄的“船巷”里,湖头镇文化站站长李绍清向记者娓娓道来:古时候,位于山区的湖头镇没通公路,交通闭塞,乡民们出入往来,生意交易,货物吞吐等,全靠攀山越岭,人工手提肩挑。湖头到泉州唯一的水路——蓝溪,弯弯曲曲,全程约有二百华里,行船夜宿日行要两天,回程逆水行船,纤夫拉着满载着货物的船只,在岸边跋涉,最快也要6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出湖头不远的渊港到枷楠这一段水路,顽石突兀,暗礁横生,当时人们把这一段暗礁称为“石屏锁舟橹”。再加上水门狭隘、水流湍急、水势汹涌、波涛翻滚、旋涡遍布,出行极为艰难。直至明正统(公元1436—1449年)年间,湖头李氏家族六世祖李森捐银雇人开凿险滩巨石,修造航道,这才解决了全航程最险要的“石屏锁舟橹”的渊兜险滩。从此,湖泉水路畅通,货船始通黄金海岸——古泉州,湖头自此繁荣。

由于水运的畅达,永春、大田、华安等地及湖头本地的商家纷纷把山区的生铁、木炭、香末、大米、香菇、竹笋、茶叶等土特产运往泉州,再流向各地,远至东南亚。而外地的食盐、糖、药材、布帛和各种海味,也开始通过这条“船巷”源源不断地流入湖头各家商行的货柜。整条街道各商家生意十分红火,集市出现“日日墟”繁华景象,每天人山人海的,这条小巷则经常堵塞难通。

望着脚下被踩磨得光滑异常的鹅卵石,抚摸路边船缆石桩上缆绳留下的磨痕,几百年前,这条小巷的繁忙渐渐在我们的眼前明朗起来……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