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漳州最后一座贞节牌坊——旧时女子的人生朱批
http://wmf.fjsen.com 2013-05-15 16:22  萧镇平 杨清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4岁时守寡 五十年后被树为典范

根据《漳州市龙文区檀林陈氏族谱》,陈文滔是檀林陈氏十世祖,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死于弘治十年(1497年),去世时年仅19岁。妻子曾氏比他大5岁,独自守寡达52年,直至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去世。

陈文滔去世时,儿子才刚满周岁,曾氏便安分在家,孝敬长辈,并认真教育孩子,将其抚养成人。

五十多年的寡居,孤眠独宿,还要撑起整个家,中间的矛盾和痛苦,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无疑是一大典型,类似现在的道德模范。所以,曾氏69岁时,地方官员就层层上报,最后朝廷下旨建了这座贞节牌坊,进行表彰。

此后,曾氏也被收入清《漳州府志》,被认为是烈女。

牌坊上连她的全名都没有

“古代男尊女卑,所以主角变成配角”,漳州政协文史委学者林南中说,照理说,这座牌坊褒奖的是陈文滔的妻子曾氏,而且是在陈文滔已去世后近50年才建的,主角应为“曾氏”,但是在牌坊的横梁上,真正的主角“曾氏”却连名字也没体现,只有她的丈夫陈文滔为连名带姓。

这座牌坊已经成为漳州最后一座贞节牌坊,其他的都已被毁。一直以来,檀林村的村民都在保护着这座牌坊。

□小知识

牌坊有四个等级

一般情况下,牌坊共有四种等级,学者许初鸣介绍,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不是有钱就可以建的,所以建一座牌坊是可以令一个宗族流芳百世、令一个地方美名远扬的大事。

牌坊按级别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御制、恩荣、圣旨、敕建。其中“敕建”是指皇帝口批恩准即为敕建,如有大臣要为某人某事口头请示建牌坊时,皇帝点头或口头同意了,那么所建的牌坊即镌题“敕建”或“敕令”;再往上一级就是“圣旨”,即皇帝以书面圣旨批准建的牌坊;再往上一级为“恩荣”,皇帝对有功臣民或显著事迹主动提出建立牌坊嘉奖的则为恩荣;最高级别的为“御制”。

前三种的牌坊均为自筹经费,或地方官府略有补贴,社会绅士赞助,而皇帝主动提建的“御制”牌坊是中央财政全额拨款。漳州这座贞节牌坊就是圣旨级。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