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
——高尔基
2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开幕。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北京,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向观众展示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在担心,自己手里的这门绝技能否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2月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中医药剂师用传统方法现场制作六味地黄丸。(记者 高腾 摄)
这些大师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近两年来,辽宁省先后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阖然长逝。其中,“辽南皮影”传人张永夫仙逝后,收藏多年的3000多件珍稀清代“影人”一度面临散佚危险,最后不得不“远嫁”他乡;“东北二人转”5个国家级传承人之一的李秀媛作古后,观众耳熟能详的60多部二人转剧目也随之入土,只留下视频3部。
高尔基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世后,如何接续文化“香火”,值得我们思索。
保护民间的“黄道婆”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管仲、萧何、韩信这样的文臣武将,也有黄道婆、蔡伦、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华文明才能代代相传,连绵不绝。目前,活跃在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样是中华文明火种的承载者和传递者。
张永夫生前被称做“东北皮影张”,在制、演、唱、奏各方面都有绝活。从1984年起,他就开始搜集皮影戏史料,耗尽财力心血购买各时代的“影人”,高峰时他珍藏的“影人”近5000件,其中3000多件清代皮影更是弥足珍贵。
与赵本山一同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的黑山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李秀媛,是掌握黑山二人转唱腔最全面的传承人。在二人转“说唱扮舞绝”五功中,她是非常全面的一个艺人,300多个传统剧目她至少会三四十个。她整理的全本《西厢》3600多句,在东北三省绝无仅有。
然而两位老艺人技艺的精湛却不能避免他们生前面临的尴尬:因为整理和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致生活陷入困境。而生活一陷入困境,就无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辽沈晚报》报道,张永夫病倒在床后,曾被迫先后两次出让大批皮影,老人去世后,还留下两万元的债务和六七千元的药费条子。
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曾创作出《柳树妈妈》、《山神爷》、《萨满出马》、《八仙图》等一大批获奖作品的汪秀霞曾力劝其儿子、女儿学剪纸,但是儿子和女儿回答:你那手艺也不挣钱,我们学它干啥?汪秀霞说:慢慢学嘛,学到一定程度就能挣钱了。女儿当场回了一句话:“你等着吧,你什么时候挣钱,我什么时候跟你学。”汪秀霞顿时哑口无言。
资金短缺、后继无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难解的死结,其结果常常只有一个:人亡艺绝。
责任编辑: |
- 2009-02-01诏安"庆源号"纸绸庄重焕生机 被列入非遗名录
- 2009-02-05我省"非遗"保护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近300万个
- 2009-01-09泉州公布第二批"非遗" 鲤城老地名等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