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诏安"庆源号"纸绸庄重焕生机 被列入非遗名录
http://wmf.fjsen.com 2009-02-01 14:44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改革开放30年来,曾经只是谋生小手艺的诏安“庆源号”纸绸庄的彩扎、布艺、刺绣,重新走进民俗活动并注入艺术内涵,其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林养生正在制作参赛作品

彩扎《妈祖·海上吉星》

    一把普通的剪刀和几张五颜六色的彩纸,经过十几分钟的剪折,5个活灵活现的北京奥运福娃形象就呈现在眼前。诏安县“庆源号”纸绸庄的林养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剪纸手艺。在林养生及其家人的讲述中,一家从事彩扎、刺绣、布艺、剪纸等业务的百年工艺店的发展史逐渐清晰起来……

    曾经只是谋生小手艺

    纸扎、潮绣、布艺、剪纸等工艺品是闽南及潮汕地区举行婚丧喜庆、民俗节庆活动的必需品,诏安县南诏镇灯笼街制作这些工艺品的店铺就有三四十家,而其中的“庆源号”纸绸庄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家。

    走进“庆源号”纸绸庄,满眼尽是比人还高的“龙、虎、狮、象”,造型怪异的“傩”,高大方正的“城楼”,以及小巧玲珑的花翎和惟妙惟肖的妈祖,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做工精细,这些作品全都是作者运用灵巧的十指操作金丝银线与一刀一剪制作出来的。2007年7月,“庆源号”彩绸艺术被漳州市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当年我爷爷创办‘庆源号’纸扎店时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是一门谋生的小手艺而已,万万没有想到现在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保护。”谈起“庆源号”的兴衰史,林养生的父亲、年过古稀的老艺人林福经感慨地说。据他介绍,“庆源号”已经有百年历史,是他的祖父林裕后于清光绪年间创办的。1956年,林裕后顺应当时“私营工商业走合作化道路”的时势创办了六联刺绣厂,并招收了20多名精于刺绣的女工,规范化经营让“庆源号”生意非常红火。但“文革”期间,由于民间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几近停止,纸绸庄处于停业状态。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