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刘雄飞:八年资助育新才,助人为乐成习惯
http://wmf.fjsen.com 2021-05-31 15:01:47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康金山

刘雄飞,建宁城关人,今年56岁。1991年开始在建宁县供电公司上班,供电所、职能科室都曾是他“战斗”过的地方。连续八年不间断默默的资助和关心贫困学生,直到收到感谢信才被无意公开,善举成为刘雄飞的一种生活习惯。他一次次用慷慨解囊,帮助他人度过了难关。平凡中显真情,20多年来,刘雄飞帮助了100多人,个人捐出善款10余万元。

让善举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刘雄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真诚、朴实。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喜欢帮助人,逢年过节总会把家里的米证分给困难的人。受父母的影响,老刘从小便是一个满怀爱心和善心的人,从1999年开始,他便开始了他的“好人”生涯。

刘雄飞和朋友去建宁客坊乡的时候,恰好碰上客坊村街上遭遇火灾,有5户村民的房屋被烧毁。“要过年了,村民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说起当时的情景,老刘皱起了眉头。老刘帮忙安顿好受灾的村民后,还委托当时的客坊乡派出所纪所长将1000元现金捐赠给他们。这是他当时两个月的工资。

一次,老刘和妻子去黄埠桂阳村时,看到路边的茅草房里住着一位老婆婆,眼前的场景,让老刘很触动,于是,他当场就拿出500元,交给老婆婆。

2016年,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福州朋友的小孩得了白血病后,立即通过微信转了2000元给朋友的小孩看病。

渐渐地,老刘的善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些年来,老刘不仅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还特别关爱“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每次,听到哪个村民很苦或是谁家中有人生病无钱医时,他都会随手捐个几百几千元。他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用八年默默资助培育新才

2009年,刘雄飞从南平南线电缆公司一位领导那里了解到,他们公司有资助贫困生,于是老刘便萌生了帮助贫困生的想法。随后,老刘便让他介绍了两个贫困生,其中一位是就读于南平樟湖镇中学的陈晓琳。

晓琳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中,和母亲一起长大,从小就缺失爱。虽后母亲重组家庭,但生活仍十分拮据。两个小孩的学费,对家里而言,是每年不小的开支。

老刘主动与其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到晓琳家庭和学业情况,决定每个月500元、每年6000元资助晓琳,直至其大学毕业。有空的时候,老刘开车5个小时到晓琳家里和学校看望她,就读大学时利用休息或出差空暇时间送去生活用品,勉励晓琳一定要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感恩和回报社会。

晓琳求学过程中也经常给老刘写信,和他汇报生活和学习情况。考上大学后,晓琳不仅每学年都能获得奖学金,而且平时还去勤工俭学。“叔叔,您以后不要再给我寄钱了,我现在可以自食其力了,您把钱寄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老刘的善心和爱心感动了晓琳。但刘雄飞还继续坚持,交待晓琳不要过于为了钱而对学业分心、对自己生活苛刻,有多余钱可以拿去帮助学校更加困难的同学。

2018年7月,陈晓琳不负所忘,以优异的成绩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

一封感谢信无意公开善举

一封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生陈晓琳的感谢信,让刘雄飞20多年的善举浮出水面,展现在大家面前。

刘雄飞的徒弟突然惊讶地叫起来。当他拿了一份工作计划书准备向刘师傅请教,无意中瞥到刘师傅正在看的书信中有“感恩您给予我和我家人的帮助”字眼。徒弟的叫声立即吸引大家一起聚到了刘雄飞身边,但任凭大家怎么恳求和劝说,刘雄飞就是不肯把信件给大家分享。

半个小时后,班长公司总经理叫到办公室。十分钟之后,他又回到班上,但手上多了一封信件。班长径直走到刘雄飞桌前,把手里信件递给他。“刘师傅,你赶紧把刚收的信件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从中学到大学,这一路走来我始终不忘感恩您给予我和我家人的帮助,2018年是崭新的开始,我即将离开象牙塔,迈入社会,用自己的所学创造人生的价值……”徒弟廖浩率先拿到信件,原来是封感谢信。他当众朗读,越读声音越哽咽,眼泪在眼眶直打转,强忍着不让流出来。

原来,这是一封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生陈晓琳的感谢信。这信道出了刘雄飞多年执着的爱心与坚守,从陈晓琳2009年中学开始,刘雄飞就一直默默的资助和关心她,直至大学毕业。

陈晓琳信中言道:回想中学时期,我的家庭甚是窘迫,家里经济负担较重,我十分迷茫,而这时,热衷慈善的您了解到我家庭情况,并联系到我当时的班主任资助了我的学业,您还鼓励我说“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份善意传递,也能够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动人以行不以言,刘雄飞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工,却帮助了许许多多人,遇难捐款捐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自己的助人为乐事迹,他嘴里始终重复一句话:这些事微不足道,你们不要宣传,我这个年纪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想做点自己想做点的事。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