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李红莲:初心不改 虽远不怠
http://wmf.fjsen.com 2020-11-30 16:41:20 来源:南平市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康金山

李红莲,女,光泽一中高级教师。2010年加入福建省蓝天救援队光泽分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并担任秘书长工作一职。

2009年厦门蓝天救援队一次光泽户外救援改变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此将善心扎根心底,融入爱的海洋,终身享受因善因爱而带来的人生盛宴与快乐。

作为光泽蓝天救援队的秘书长,李红莲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队内各项事务的管理,救援队对外宣传资料的制作与编辑,在救援期间的前后方联络、物资保障补给等工作。她的电话是队里的公用电话,并且与县110指挥中心是联动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确保能够随时接收到救助、救援电话。每次接到救援、救助电话,她都在第一时间通知队长以及各位队员,协助队长制定救援、救助方案,确保救援队的第一梯队在30分钟内就能出发,救援期间时刻与前方队员保持信息畅通,随时关注救援进展,并组织协调后续第二、第三梯队备勤。

2018年9月1日华桥乡大禾山碗窑一名78岁的女性村民上山采红菇失踪。晚上10点接到救援求助电话,请求光泽蓝天支援,协助上山搜救。当天晚上布置任务,通知在家的各位队员进行备勤。第二天早晨6点,由副队长带领第一梯队7名队员带上装备及医疗急救物品出发。因为是大山,要搜索的范围比较大,她与前方的副队长沟通后,决定立即启动第二梯队,扩大搜索范围。上午9点,第二梯队由她带领6名救援队员,准备好补给物资,集合整队从县城出发。10点左右第二梯队到达山脚,刚好遇见了下山准备回家的村民,这些村民是跟随第一梯队一起进山搜索的,她立即上前问他们搜索的情况,村民说他们找了一个早上没找到,因为早晨出发早饭还没吃,现在肚子饿了准备回家吃饭。李红莲一听就急了,干救援这么多年,他们得出了经验,像这种村民在山里失踪,救援不能光依靠我们救援队,而是要发动村干部、村民、家属一起来搜索。一是他们是本地人,山里地形地貌比我们熟。二是村民人数众多,发动他们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搜索效率。三是激励了当地人,人们总是会这样想,外面救援队都来人帮忙一起搜索,我们自己都是家里人,还有什么好偷懒,不来帮忙呢?所以当时她就拦下村民,赶紧将我们买的补给:小笼包、饼干、矿泉水拿出来给村民。并和他们商量,希望他们不要回家。她让他们原地休息一下,就地吃点东西补给补给,继续跟她们上山。村民看到我们第二梯队都来了,而且又有了补给,就答应帮我们带路继续上山搜索。在山顶与第一梯队队员会合,她和副队长商量,将所有的人员集中起来包括村干部、村民、家属、救援队队员,两人一组间距15-20米,各组之间可以互相看到,拉网式、地毯搜索,一座一座山排查过去,12点20分左右,他们在一个大沟山涧边找到了失踪的老婆婆,她坐在地上,当时全体搜索人员真是狂喜。她立即上前先给老婆婆检查身体,发现她手脚有几处擦伤,其他并无大碍,在山里一晚上这个老婆婆精神状态还挺好,他们将带来的干粮拿出来给她吃,吃完休息了一会儿,在队员协助将她顺利的护送下山回家。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从武汉到湖北到全国,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新冠疫情扩散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如救水火,是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搏斗,是一场不能退的硬仗、恶战。1月24日,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她立即组织参与清点我们队仓库里的物资,消杀设备、防护装备、和消杀药品,并随时听候党和政府召唤,投入防控防疫的战斗中。25日,县委文明办发布《招募防控新冠志愿者的倡议书》,她与队的其他11名队员响应县里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根据县里统一安排,进行统一培训,顺利的成为一名志愿者。李红莲担任观察隔离点执勤组组长,每天协调安排执勤人员并参与执勤任务。执勤期间每次都准时到达执勤点,在执勤任务中,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听从指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负责地坚守着岗位。天福医学观察点解除医学观察撤离后,她和队友们又参加了社区的组织安排的小区小巷值班登记工作。

李红莲还经常关心身边重大疾病的困难家庭,帮助他们积极向县慈善总会、县工会申请困难补助。与其他公益组织、县慈善总会、县残联携手同谱爱心曲。参与福建省简单助学公益协会的毅行活动,为农村小学孩子早餐奶筹措资金;多次与社会各有关部门,上街开展义务宣传活动;携手县慈善总会,在腊月隆冬季节与队友们到县偏远山区家庭困难户、低保户上门进行春节慰问;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对城镇家庭困难户中的重大疾病和子女上大学的进行发放救助金。

李红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个温暖而美好的乐章-“公益救援无私奉献,善心传递人间真情”。向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手,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让我们紧握双手传递正能量。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