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林,退伍军人。从部队退伍后,自主创业,节衣缩食,不求回报,连续21年坚持助学和拥军。
“庄林和那对双胞胎女孩以及她们的母亲见面了,她们都非常感激他。”后溪小学退休教师杨美仁说。前些日子,庄林得知母女三人相依为命,家庭困难时,他马上答应,以后两个孩子在学校的午餐费他全包了。
杨美仁说的庄林,来自安徽阜阳,曾服役于驻厦某部,妻子王丽惠是集美区后溪镇后溪村人。庄林和妻子王丽惠已经连续21年坚持拥军、助学,资助的大学生已有8人走上工作岗位。
拥军优属 花近20万元为营区添设备当“红娘”给青年牵线
1986年,庄林入伍,在部队表现突出,曾荣获三等功,还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带兵骨干”“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退伍后,他和妻子王丽惠开始创业,辛苦经营换来生意的红火。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庄林还是心系军营。庄林的企业在灌口,他很早就加入灌口个私协慰问部队的活动中,去部队送水、送西瓜、送电风扇、送冰箱等。后来,他得知驻地某军营缺少游乐设施,就花费数万元购买,赶在“六一”节送到部队,给营区中的孩子们送去欢乐。部队需要更换一批电脑桌、办公桌椅时,庄林又一口答应帮助解决。他找到家具厂,专门订做了一批桌椅送到部队。两次拥军活动,他先后支出了近20万元。
驻厦某部军营地处偏远,官兵和家属购买生活用品不太方便。庄林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部队联系,在营区开了三家小型超市,每年补贴一定费用,保证平价供应。
热心的庄林还是有名的“军中红娘”,十多年来为部队大龄青年牵线搭桥,促成30多对姻缘。“在我创业艰难时,老部队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和关心。部队是我第二故乡,也是我成长的地方。我有能力了,就回馈部队。”庄林说。
助学扶幼 本地外地学生都资助灌口的中小学几乎都走遍了
这些年来,庄林还先后资助了不少学生,其中8名大学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庄林有个习惯,关注暑期的报纸。那个时间段,高考放榜,媒体经常会报道一些贫困的准大学生,庄林看到后就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有一年,庄林看到报道,灌口镇双岭村一名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但父亲去世,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学费没有着落。隔天,他就送去一个大大的红包。同安的小翁也是准大学生,家人为学费发愁,庄林主动找到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除了厦门本地学生,外地的困难学生,庄林也会帮助。有的准大学生需要电脑,他要来对方的账号,把钱转过去。
后溪小学退休教师杨美仁与庄林同一个村,她告诉庄林,学校有一对五年级双胞胎女孩,身体有残疾。女孩的父亲嫌弃她们残疾,离开了家庭,母亲带着她们生活。母女三人生活困难,双胞胎姐妹在学校的午餐费有时都拿不出。庄林立刻答应包下两人的午餐费。庄林的女儿、女婿得知后,也想帮助这对姐妹。
每年,庄林都和灌口的热心人一起去学校慰问,灌口的中小学他几乎都走遍了。“他是军人出身,热心公益,很有正义感。多年前,他参加灌口义务巡逻队,捐赠很多手电、警棍等,遇到为困难群众捐款时,他非常踊跃。”灌口教育促进会秘书长周育辉说,庄林经常捐款,已经坚持十多年了。
家人眼里 生活非常节俭 吃份拉面即可
庄林对人很大方,对自己却很抠门。女儿王淑芬说,爸爸不喜欢买高档的衣服,在外面吃饭,一份拉面就可以了。即便在家里,他也不喜欢大鱼大肉,不是条件不允许,而是他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
女儿王淑芬和女婿黄世伟深受庄林的影响,也捐款、捐赠口罩,做志愿者。庄林说,看到女儿女婿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爱心,他非常欣慰。
人物心声 助学不求回报 只求把爱传下去
庄林曾经连续三年资助一名大学生,每年汇款后,就问对方有没有收到,对方说收到了,他就放心了,但两人一直没有见过面。“助学是不求回报的,没有必要见面。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再去帮助其他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就可以了。”庄林说,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很强,能不见面尽量不见面。
前段日子,庄林到集美新城办事,与同样来办事的涂文澜聊天。涂文澜猜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帮助过她的庄林,她这才有机会当面致谢。原来,涂文澜开设了一家自闭症教育培训中心。2011年,庄林从民政局得知培训中心经营困难,主动联系涂文澜,送去30床棉被,但两人没有见过面。“这份恩情我们一直记在心里,聊天过程中,我猜出是他,所以非常感激。”涂文澜说,庄林捐30床被子,培训中心一直记得,但直到她说起,庄林才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