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琳:竭尽所能不负性命相托
http://wmf.fjsen.com 2018-09-28 20:41:24 来源:漳州市委文明办

基本概况:陈伟琳,男,汉族,籍贯福建漳浦,1980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2007年7月入党,1998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卫生所负责人、“乡村医生”。从医20年来,始终视病人为亲人,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奔跑在乡村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为村民排忧解难,累计出诊25000人次,默默守护村中900多户家庭、3600多人的健康。其中:经诊治或转诊的危急重症患者625人次;义务为老年人体检5200人次;做好临终患者的护理和人文关怀350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7120份;义务通知计划免疫对象6280人次,足迹遍布全村每个角落。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截至2018年3月,他累计献血90次,其中机采血小板81次,累计献血总量达116800ml,拥有献血证40本,成为漳浦献血第一人。他的善行与孝心并重,是一个乡里乡亲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医生。

因为他工作表现突出,爱岗敬业,2012年12月,陈伟琳被人社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省部级劳模。因为他在家是个大孝子,其家庭和谐美好,2016年5月,陈伟琳家庭被福建省妇女联合会、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授予福建省第十届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提名家庭。最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至2015年间,他坚持无偿献血,连续十年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7年2月,福建省共青团授予陈伟琳“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2017年5月,福建省共青团、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授予陈伟琳“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17年5月,福建省委宣传部授予陈伟琳“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伟琳“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8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2018年5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18年6月荣获第五届福建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1980年,陈伟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家庭,小时候的他经常看到父亲治病救人,不辞辛苦,不分昼夜,而看到患者病愈后露出的那张张笑脸,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学医,回家乡为父老乡亲看病。

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父亲陈启惠是陈伟琳在从医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陈启惠1968年从龙溪卫校(漳州卫生学校前身)中医专业毕业后就在湖西畲族乡卫生院做一名医生,一直到退休。受父亲的影响,陈伟琳在幼年时即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天资,他在六岁时就能将包含300余方中医常用方剂的《汤头歌诀》倒背如流。时隔三十年后的1998年,陈伟琳从漳州卫生学校的西医士专业毕业,他义无反顾回到老家,成为当时一个没有编制、没有工资、没有医疗福利的“三无”乡村医生、后溪村唯一一名执业医师。

“我之所以当上乡医,很大原因就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要像父亲一样扎根畲乡!”陈伟琳说。据当地百姓讲,就是他们父子俩担负起全村人的健康问题,只要村民有需要,都随叫随到,村民戏称父子俩为“家庭医生”。后来,父亲由于年纪大,给畲乡百姓看病的担子就由陈伟琳一个人挑起了。尽管村里毕业的“文化人”大多选择去城市发展,但陈伟琳却选择留下,而这一留,就是20载春秋。

细数他行医的20年,他始终坚定“不忘初心,当好一名乡村医生”的医者仁心,秉承“为村民解除病痛,服务全村村民”的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于职守、视病人为亲人,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奔跑在乡村第一线,默默无闻地为村民排忧解难,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尤其对孤寡老人、残障病人关爱有加,给他们减免医药费、送上慰问品成了他的行医习惯。

由于湖西畲乡后溪村地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这给他行医带来了很多困难。2004年至2011年的七年间,后溪村下的南山自然村一位高龄村民因患中风足部溃疡,陈伟琳每天需要往返两三趟为病患清洗伤口。2006年恰逢台风季,洪水将去往病患家必经之路上的一座桥梁摧毁。在接下去的两年时间里,陈伟琳不得不每天涉溪通过。有时候溪水实在太急,陈伟琳就得绕道20公里多的山路前往。蓝美娘今年已经86岁高龄,由于罹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陈伟琳每周都会提着药箱上门问诊一次。上山的路并不好走,陈伟琳却一次也没有落下。蓝美娘说陈伟琳就像自己的儿子,每次问诊还不忘带上小点心送给她。家住南山村的杨秦仔老人,曾患青光眼,视力极差。作为乡村医生的陈伟琳,每次走上崎岖的山道道到村里出诊都不忘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同时还减免老人的医药费,并不时带上慰问品。

20年来,他已累计出诊25000人次,其中,经诊治或转诊的危急重症患者625人次;义务为老年人体检5200多人次;做好临终患者的护理和人文关怀350人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7120多份;义务通知计划免疫对象6280多人次。陈伟琳的爱心遍布全村每个角落,而他的口碑也在后溪村很快地树立起来了。他卫生所里的一面面锦旗,就是他“当一名畲乡好医生”的最好证明。

伸手之间为爱而行永不止步

“小时候母亲就常教育我们要懂得关心弱者,要善待贫困村民……”据陈伟琳介绍,母亲蓝素英对他的教导与父亲引导从医一样重要。母亲是畲族人,1966年就入党,年青时曾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在陈伟琳印象里,母亲富有同情心办事公道,尤其是对贫困村民富有同情心,并乐于扶助他们,以前村民到家来并不都是看病,有事儿喜欢找蓝素英反映,都说她处理事情“一碗水端平”,为人正直,为促进当地畲汉群众团结办了不少实事。

在母亲的影响下,陈伟琳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07年光荣入党,如今姐姐、妻子也是党员,村民称他们一家人聚会就是个党小组会议。陈伟琳讲道,家里传承给他的除了那个大药柜,还有更珍贵的精神文化——从医理念与远大信念一并践行。

多数时间,陈伟琳就是默默无闻地重复着诊疗保健事务。而此前,陈伟琳为远近网友熟知的却是他多次无偿献血的义举。

从行医的那时起,陈伟琳一直思索着一个问题:“我除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别人外,还有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呢?”直到2003年秋季,陈伟琳参加漳浦县乡村医生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学习,让他第一次了解无偿献血的真正意义,心中便涌起奉献爱心的激动,他走进漳浦县医院中心血库献出了200毫升的鲜血,经历了第一次的无偿献血,从此,陈伟琳就一发不可收拾,积极献血,并一直关注着县中心血库和市中心血站的用血情况,对相关的知识也进一步的了解。

在2005年7月,在漳州市中心血站的流动献血车上献血时,了解到一种叫机采血小板的成分血捐献形式,一次机采血小板壹至贰个治疗量相当于献全血800至1600毫升,但机采血小板须预约,只有应急预约才能捐献,这激发了他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热情,此后他就决心坚持捐献机采血小板,2006年11月,陈伟琳第一次参与应急机采血小板的捐献,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时他累计献血总量已达1.4万毫升。也正是从那时起,陈伟琳由捐献全血“升格”为捐献血小板。由于漳浦县城没有机采血小板的设备,每次机采血小板,陈伟琳都要与漳州市区中心血站预约,然后自掏腰包前往献血,从年初至年尾,年复一年,时常奔跑在12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湖西与漳州市区的爱心路上,只要有预约,风雨无阻,他从未失约,留下一串串爱心足迹。陈伟琳深深感受到作为无偿献血者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决心与坚持,才能帮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摆脱病症。截至2018年3月,他已累计献血90次,其中,机采血小板81次,累计献血总量达116800ml,拥有献血证40本,成为漳浦献血第一人。

陈伟琳长期无偿献血的爱心举动多次引起社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他时常接到关于无偿献血知识的咨询电话和面对面咨询,他总是抽空向大家讲解无偿献血知识及注意事项,及时向他们提供血站电话和地址,方便大家参与献血,同时不忘发放献血材料,并利用卫生所的卫生宣传栏做好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在农村或卫生医疗单位形成了无偿献血的浓厚氛围,了村民的健康,更为了让许许多多的血液病患者摆脱病痛,让急需用血的人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他正用自己的医术和热血诠释着人间大爱。

“看着这些献血证,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如果说有一种爱叫放手,我想说也有一种爱叫‘伸手’,无偿献血时的伸手不是索取,而是奉献,血浓于水的奉献。因为我始终相信,有爱就有希望。献血——施比受有福,我愿奉献青春热血,谱我博爱人生。”陈伟琳动情地说。就这样,整整十五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他都在重复着同样一件事:无偿献血,为爱而行。十五载也许是生命长河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但对于无偿献血者而言,又是何其了不起!

他还积极参加返乡大学生实践活动,做在校大学生返乡的医学指导;去年和今年五月被邀请参加漳州团市委组织的好青年故事分享会,进高校、职校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与对乡村医生的执着坚守和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痴心奉献等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所能,永不放弃”,这是乡村医生的信条,也是陈伟琳承载的责任与使命。细数他行医的20年,他始终视病人为亲人,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奔跑在乡村第一线,他始终默默地无私的为村民排忧解难,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20年来,虽然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优厚的报酬,但陈伟琳仍一如既往地坚守在乡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畲乡群众守护着健康梦,用满腔热血抒写博爱人生。

身为人子的他,孝敬父母,细心照顾年迈的父母,任劳任怨;身为人夫的他,呵护妻子,行医之余帮忙整理家务,减轻妻子负担;身为人父的他,照顾上中学的儿子,耐心指导儿子的学习,教育孩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亲。

偏远的山路,留下了他背着药箱的串串足迹;卷起的裤管,见证了他对孤寡老人沉甸甸的责任,他是乡亲们的“家庭医生”。11万多毫升的热血,义无反顾的付出,他为许多人带去了生的希望。这是今年五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给与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伟琳的颁奖词。这就是他,一名扎根畲乡、为爱执着、乐善好施的好乡医!他用高尚的医德树立起百姓口碑,用满腔的热血诠释着人间大爱,他是畲乡人民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医生。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