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显温情 文明“心城”暖人心
城市的温情,更多体现在细节。走进游人如织的闽台生态文化村——青礁村院前社,一面“笑脸墙”定格着家家户户最灿烂的笑容。一张张笑脸生动富有感染力,不经意间为每一个经过的游人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
“许多村民在家对着镜子练习笑容,希望把最美的笑颜展现在海内外游客面前。”村民林丽松笑着说。
小细节,大文明。漫步海沧,随处可见举着“‘八不’行为规范”宣传牌的“红马甲”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人,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间。
“金砖会晤的脚步近了,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人人倡导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热潮席卷而来。”海沧两岸义工联盟负责人李碧莲介绍,如今,义工们服务、学习两不误,一场场洁净家园志愿服务行动走进海沧各个角落,与此同时,文明礼仪培训、服务技能培训等针对志愿服务的专业课程轮番上阵,持续为义工“充电”。
26支队伍,360多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多达4.8万人次……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接下来,这支越来越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为每一名来到海沧的人送上最暖心的服务。
“厦门有绿城,四季草木新。自古兴礼仪,薪火传文明”。在一位从内地移居海沧的老教授看来,海沧是座“心城”,能让走进它的人感受文明的力量。
以文“化”人 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双提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在海沧区决策者看来,将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
在新阳街道兴旺社区书院,一堂“居民文明素养的内涵与提升路径”的课上座无虚席,居民们认真专注,边听边记。据了解,此类型课程已在社区书院中举办好几场,居民的热情有增无减。社区居民杨美珠激动地说,“‘金砖’来了,如何在文明城市做个文明人,我一定好好学!”
110门特色课程、18项特色活动……14个社区书院成为提升市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海沧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前,依托社区书院,“弘扬耕读文化”在全区全面启动,耕读文化将成为推动市民素质提升的内生动力,推动城市文明整体提升。
以文“化”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在海沧蔚然成风。日前,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子李建国、走遍偏远乡村关爱孤老的卢秀毅、致力开展老人心灵陪伴服务的叶文耕等“海沧十佳孝道民星”脱颖而出,传递着“孝老爱亲”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文明礼仪进校园、诚信教育进校园、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民族器乐进校园、书法教育进校园等“六进校园”活动在海沧各个校园中展开,文化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孩子的心田。
城市承载文化,文化滋养城市。海沧区表示,未来,将通过“弘扬耕读文化”活动,以文化凝聚合力,进一步提升海沧民众的文明素质和文化自信,全力以赴当好“金砖”东道主。
【速 读】
“海丝”文化
回溯历史,海沧在“海丝”的位置至关重要。当前,海沧具备自贸试验区、海丝先行区、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 “六区叠加”优势。海沧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欧(厦门)班列
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班列,中欧(厦门)班列自去年8月开始运营以来深受市场青睐,班列由开通时每周一列增至每周两列。货源货量不断增多,已开始从物流通道向“通道经济”升级,为促进亚欧互联互通、扩大厦门辐射效应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0日,中欧(厦门)班列从海沧自贸园区发出73趟班列,进出口货值达11.9亿元人民币。
对外交流
海沧区有归侨侨眷两万多名,其中归侨180多名。据海沧区侨联统计,海沧籍海外华侨华人及后裔超过15万人。区侨联积极推进社团组织建设,并以侨台宗亲为载体,以保生慈济文化节为平台,积极打造“同心同根乡情乡约”对外交流品牌,拓展海外联谊工作。近年来,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石塘谢氏世徳堂华侨联谊会、邱氏裕文堂华侨联谊会、邱氏文山堂华侨联谊会、鼎美胡氏敦睦堂华侨联谊会、霞阳村华侨联合会、后柯村华侨联合会等华侨(宗亲)社团蓬勃发展。(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