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 正文
高镇权:三十载无悔人生三农情
http://wmf.fjsen.com 2015-07-05 20:24:04 来源:宁德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在职期间,他整日里上山下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管理瓜果,走遍了全县90%的村庄,与农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工作中,他尽心尽责,贴心服务“三农”,先后引进油奈、锥栗、枇杷、梨、桃等优良品种;为提高服务效果,他自制标本、教具,编写科普教材,利用晚上、午间给农民授课;退休后,本可以回到省城福州,与妻儿同聚安享晚年,可他却毅然选择了一人独自待在山城周宁,继续为他未了的“事业”发挥余热。他就是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傻”的高镇权,在周宁,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高”。

老高今年已经76岁了,祖籍福州仓山。1963年7月从华中农大毕业后,为响应祖国“屯垦戍边”的号召,他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83年作为周宁县引进的农业科技人才,他来到山城周宁。作为高级农艺师的老高,与周宁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退休后,他踏遍周宁的山山水水,一如既往地继续为农民提供科技知识咨询与指导,关心资助帮扶困难学生,先后被评为“省科普惠农带头人”和省市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这一晃,就是32年。

礼门乡仕本村的李克火、李克铃俩兄弟有140多亩锥栗。十几年来,老高数十次到锥栗园,教他们嫁接、修剪、施肥等科学管理方法。李氏兄弟的锥栗就比村里人的高产了许多,他们信服地说:“有老高指点就是不一样”。 如今,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该村种植锥粟已达3000多亩,年收入40多万。而老高,则对村里的锥栗种植情况如数家珍,谁家的锥粟多、谁家的锥粟长得好,他都一清二楚。老高每次一到村里,村里的锥农总是争着请教,争着聘请他为技术员。

老高是周宁县很多果园的义务科技员。在农业局工作的日子里,他几乎把县里所有的果树都摸了个遍,藤稔葡萄、枇杷、甜柿、黄花梨……只要是周宁农民有的,他无不细心指点。他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先后实验并成功地引进了油柰等优质高产品种水果,实现了高山地带种植各种果树提前开花结果的夙愿。但是,仅仅指点几户是不够的,要把真正的科学种植技术传到农村家家户户,一定要深入到农村之中。于是,一把剪子、一本他自己编写的教材、或是再带上几张图例,这就成了老高下乡的必备材料。

“哪里有果树,哪里就有老高。”老高一年下乡的时间通常要达一百多天。老高知道,农民朋友白天要上山忙活,要把他们集中一块进行培训,只能选择晚上的时间,于是,他又多次将办培训班时间调到了晚上,仕本、楼坪、下西坑等村都多次留下了老高夜间授课的声音。

“坚守,科技惠农就能一步步实现。”老高常常带着一本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全县几乎所有果农的联系方式,而老高的电话,果农们几乎都能脱口而出,果农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总能争取去,他说,科技人员,就应该常下乡。几年下来,老高与许多农民结为朋友,吴万利、徐木森、张孙林……他们与老高不仅仅谈果树,还谈起了家庭、社会。老高说,老区农民朴实、厚道,他非常珍惜这份情缘,但有时老高也感到困惑,他们对科学种植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总是粗放劳作,正因为如此,老高才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纯池镇祖垅村的吴万利,在老高的指导下发展种植金银花,还带动祖垅、莲地两村群众一起种植,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

在所有资助的孩子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晓芳”。陈晓芳是周宁县泗桥镇人,她上初中时父母离异,面临辍学,情绪一度很低落。老高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将她作为结对帮学对象。初中阶段,老高一年给她400元生活费,高中阶段600元,还常常带着学习用品去看望她,了解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2004年,陈晓芳考上了福建工程学院,老高每次回福州,都带着吃的去学校看她,问她学习情况,和同学相处怎么样,生活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宿舍的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高爷爷”。陈晓芳毕业后就职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城分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去年关工委收到一笔特殊的助学金300元,是晓芳寄来的,今年又收到她寄来的400元助学金,她说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家乡贫困的弟弟妹妹读书。”老高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慈祥又欣慰的光。

“一个纯洁而又有爱心的姑娘!”而陈晓芳,仅是老高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时帮扶的学生之一。

“助学,一个也不能少。”老高这么说,也这么做。他退休后,十几年时间里先后帮扶资助郑思敏、阮林芳、阮燕芳等2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助的资金和用品价值达10多万元,而他现在的退休工资还不足3500元,之前更少。

“我在华中农大读书时候,也都是靠学校的助学金完成学业,我是党培养的干部,就应该力所能及的回报社会。再说,我退休后一个月的工资也‘花不完’,拿一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心里既踏实更快乐。”老高总是这样一身轻松地说,好像在描述别人的事一样淡然。

近年来,周宁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种植锥栗、晚熟葡萄、金银花、金线莲、铁皮石斛、花卉等新优特品种,老高大为兴奋。“干了这么多年,还没让一种果树在周宁形成气候,他深感遗憾。”于是他在心中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助力锥粟之花开遍周宁山乡,助力晚熟葡萄长满田间地头……让周宁农民尽快富起来。

为此,老高几乎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推广锥粟、晚熟葡萄金银花等的种植上,锥粟在周宁果树中的份量逐渐重了起来,达3万多亩;晚熟葡萄也已发展壮大起来,达2000多亩……果农收入逐渐增多,老高心中暗暗高兴。

“守护,现代农业一定能取得长足进展。”如今,周宁县的许多乡镇、村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都专门登门聘请老高为技术顾问,老高都欣然应允,并已开始履行顾问的职责。甚至连外县的葡萄、金银花种植户还专程跑到周宁邀请老高前往指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三十二年了,而老高,却依旧在山城周宁的热土上奔走着。

高镇权曾获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宁德市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周宁县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5-06丘筱兰:爱岗敬业 用心服务
  • 2015-01-05刘雪梅:用汗水谱写敬业奉献之歌
  • 2014-12-31厦门西边社区:“道德讲堂”传递敬业奉献之风
  • 2014-11-21泉港区“敬业”讲堂:学习身边榜样 弘扬爱岗奉献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