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进全是福建省唯一“海上邮路”的邮递员,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人民的邮政事业。
6个行政村、8个海上渔排社区、28个自然村、3000多户居民,日行程31公里,投递时间6小时、每月投递邮件量6000件……福建省蕉城区三都镇“海上邮路”邮递员石进全,坚守承诺、履行职责,一干就是17年。
一片海域、一艘邮船。今年35岁的石进全住在三都镇青山孟澳村。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起床,坐一个小时的班车赶到三都镇邮政局,11点左右,他会带上分选好的邮件赶到码头,坐一个多小时的轮渡赶回青山岛,开始发动那艘有醒目的“中国邮政”字样的玻璃钢汽艇,行驶在海面上,穿梭在渔排之间,分发邮件、报刊。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都镇青山海域兴起了大批网箱养殖,随之也涌现出了一批海上社区组织。为把邮件和报刊及时传送到海上渔业养殖户、海岛渔民和海上社区工作人员中,于是这里出现了福建省唯一的一条“海上邮路”。10多年来,“海上邮路”的投递业务量已经从最初的每天200多份锐减到二三十份。尽管如此,石进全每周仍然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为海上渔业养殖户和社区工作人员投送报纸和各类邮件。此外,他还负责青山、斗帽两个海岛上6个建制村的邮政业务。这些村子都在海岛的山上,要靠步行才能完成投递任务。
一种信仰、一份责任。与石进全一起长大的玩伴,依靠海上养殖业或是出海捕鱼都盖起了新房,而石进全一家仍旧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结婚后,为做好投递工作,石进全和妻子搬到渔排上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台电视机。“这么艰苦,有没有想过干别的工作?”人们常常这样问他。石进全黝黑的脸上总是露出憨厚的笑容:“没有想过,毕竟干这么多年了,对投递也有感情了。我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退休。”
石进全一年到头从不请假,就是结婚,他才在家呆了3天。石进全说:“遇到强台风时,邮船无法出海。这时,心里总感觉不舒服,因为事情还没做完。”石进全父子坚守海上邮路近40年,没有误过一次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
石进全的妻子几次劝说石进全辞去这份工作,两个人搞水产养殖,这样既能照顾家,又赚钱多,可石进全坚决不同意。
“每次我把报纸和邮件交给渔民们,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就感到非常温暖,好像身上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石进全说,“虽然一个月也就上千元的工资,但这样的生活挺踏实,我很满足。”
一路坚守、一种幸福。因为长期风吹日晒,石进全面庞黝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得多。十六年来,石进全始终记住父亲的一句话:“选择了投递工作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无论多苦都要坚持。”
石进全父亲雷成钗是该邮路的上一任投递员,从事投递工作23年(海上渔排没有兴起时只负责海岛邮路的投递)。父子两代在一条邮路上服务了近40年。海上渔村的外来人较多,流动性大,不变的是,三十几年来,总有一条邮船穿梭在渔排中为渔排上的人们送去邮件,成为三都澳海面上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父子两代人在当地送了近40年的信,尤其是海上邮路带来的方便,更是让乡亲们感激这父子俩。
一份荣誉、一种认可。近几年来,石进全的事迹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石进全同志在2011、2012、2013连续三年被福建省邮政公司评为省“十佳”投递员。他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国家、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2007年2月《宁德晚报》、蕉城电视台、宁德电视台“社会观察”分别采访报道;5月,新华社记者在《福建日报》发表通讯文章进行报道;6月,《闽东日报》进行报道;9月,《福建日报》、《闽东日报》摄影记者到海上邮路采访并进行报道,《中国邮政报》进行头版报道;12月,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纪事》栏目做了专题报道。2011年10月,新华通讯社福建分社副总编和两位记者跟随采访并在新华网进行报道。2014年1月,《中国邮政快递报》再次对其事迹进行大篇幅报道。2013年11月28日至30日,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晓光实地考察了这条“海上邮路”,并看望慰问了石进全。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4-29武平县启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基层巡讲活动
- 2014-04-25宁化县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访谈活动
- 2014-04-25涵江区积极培育“好人土壤” 争当好人蔚然成风
- 2014-04-17上杭县户籍协管员陈长林:播撒爱心的“福建好人”
- 2014-04-16福清最美海岛医生王锦萍成“中国好人榜”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