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摆一对胖乎乎的泥塑娃娃,称之为‘回进宝’,寓意回回进宝;还要在案桌上摆红漆筷子10双(或者红纸条封腰的筷子也行);桌上还要放个大箩筐,周围摆上福州本地出产的红橘,箩筐中间摆上菊花等。”郑子端向我们列数了他还记得的冬至节案桌装扮的细节。他说,这些细节,都有吉祥寓意,也象征着家庭团圆,祈求多子多孙、来年生活更美好。
福州民俗画家陈友荣则用三幅作品,印证了郑子端的记忆。陈老还补充说,“回进宝”也叫“土人囝”,他以前经常见到,临近冬至,会有人专门走街串巷售卖。此前,洋头口曾是集中售卖“土人囝”的地方。
当年长乐郑家大宅冬至祭祖菜碟摆了30多米长
今年72岁的郑建威,住在长乐玉田镇玉田村洋中厝。他所生活的地方,之前属于闽县,在他看来,自己解放前在老宅里度过的每一个盛大冬至,也是福州冬至民俗的另一个写照。
老郑称,他所居住的洋中厝占地面积原有10300多平方米,共分大小24座宅院,有200多间房子。过去,他们郑家是个旺族,直到解放前,他们每年冬至前夕都在大宅院的大厅里一起搓米时,冬至当天在大厅祭祖,大摆酒宴。
“冬至当天,每户都会做十几碗菜,送到大厅先祭祖,再端回去一家人团圆聚餐,最多的时候大厅祭祖的菜碟摆了30多米长。”老郑回忆说,他最后一次过郑家大宅院里的热闹冬至,是在他八九岁的时候。
老郑说,他们在冬至前夜会合家聚在大厅祖先牌位前搓米时,边搓边跟母亲一起唱歌谣;他们也会在桌上摆放大红竹箩,箩中放红橘、红筷和四季花。冬至上午,搓好的米时煮熟后,滚上一层豆粉和糖,再焚香供烛祭祖。“我们祭祖还会念祭文,很隆重!”老郑介绍,祭祖结束后,大家再把自己祭祖的菜碟端回家,各自团聚。而公家祭祖的菜,就端到了摆在大厅里的宴席上。老郑说,凡已年满49岁的男丁,就有资格当天进老宅大厅参加酒宴。“没满49岁,但已经有孙辈的男丁,也有资格参加。”老郑称,这在他们当地称为“入公婆”或“入祠堂”。
很遗憾,自解放后,郑家老宅里的这个独特冬至习俗就再也没出现了。如今大宅里就住着10多位老人,当年的热闹早已难觅。
本报记者寇思琴
相关链接
福州冬至还要做啥
福州冬至很隆重,节前家长会督促孩子们去理发。
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的交流,福州冬至也开始流行扫墓。
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这天酿酒,因为这一天福州真正进入隆冬季节,其气候比较适合酿酒;另外,这个时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香。
各地冬至吃什么
苏州人吃馄饨忆西施
在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后来,为了纪念西施创造的这种美食,苏州人便把馄饨定为冬至节的食物。
宁夏要吃“头脑”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羊肉粉汤、吃羊肉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
江南水乡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肖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本报记者寇思琴整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12-26长泰县工商局青年志愿者冬至进校园送温暖
- 2011-12-23冬至期间 莆田推广节地葬式提倡文明祭扫
- 2011-12-22旧时冬至习俗:亲友互赠棉衣以示关照
- 2011-12-22冬至吃什么-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 2011-12-22冬至吃馄饨去“混沌”之气 最早馄饨出土春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