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冬至是个孝顺节
陈友荣老先生画的冬至民俗画
再过5天,就是冬至。宋《三山志》说:“冬至,州人重此节。”民间也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冬至在福州人眼里,是个隆重与盛大堪比过年的大节日。都说冬至“北吃饺子,南煮汤圆”,但福州却偏偏不从众,非弄了道似汤圆又非汤圆的独特美食——米时(福州方言,糯米丸子或糍粑之类的糕团。福州话发音“细”)。而且这道美食,它诱人的不只是味道,还有传说。
这期《福州馆·讲述》,我们就请来了“老福州”郑子端老先生、福州民俗画家陈友荣、长乐市玉田乡玉田村洋中厝老宅里72岁的郑建威先生,跟我们一起来聊聊他们记忆里的冬至印象,随他们一起寻找福州传统冬至的味道。
糊时的传说与一只母猩猩有关
冬至福州为啥吃米时,郑子端解释,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老百姓在这天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在福州人眼里冬至也跟“拗九节”一样,是个孝顺节。
福州民间流行一个传说,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
郑子端说,他小时候就经常看到母亲冬至早上会将两粒米时一左一右地贴在门板上。过去,老福州人还会延续这个细节,表达他们对孝文化的传承。另外在冬至这天,出嫁的女儿会像“拗九节”给娘家父母送“拗九粥”一样,给娘家父母送来她做好的米时。
回进宝
冬至要吃米时,福州的老百姓大多知道这个习俗源自“孝子寻兽母”的故事。不久前,郑子端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传说版本。在长乐《玉田郑氏谱志》里,竟然有记载称,这位母猩猩的儿子就是海瑞。其称,海瑞的父亲有一天出海遇风落水,后漂游上岸躲在岩洞里,被母猩猩发现,与他结婚,生了一个孩子,后来该孩子长大出仕当了大官,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海瑞。母猩猩爱吃米时,但不敢进屋吃,海瑞就把米时贴在门板上,让母亲自由吃。
两个版本的传说,虽有不同,但却都是在阐述一个孝字。郑子端称,秉承了孝文化的福州冬至美食——米时,独特的不只是做法、外形,更在于它的文化内涵。
冬至前夜搓糊时讲究多摆“回进宝”、红橘、10双红漆筷
据福州地方史料记载,明代福州冬至就很热闹了。王应山在《闽火记》中说“冬至日,粉米为丸”。后来福州流行的“搓丸”、“贴丸”、“馈丸”,就是从古老风俗中发展而来的。
搓丸(即搓米时),是团圆的象征。郑子端说,冬至前一晚,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当晚,女人们一般穿上红衫,在灯光下分外耀眼,孩子们喜笑颜开,天真活泼。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跃跃欲试”。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圆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除了搓米时,大人们还会用糯米团捏蝙蝠(福)、鹿竹(禄)、寿桃(寿)、如意、鲤鱼(有余)等象征吉利的东西。
冬至搓米时、吃米时福州人都知道,但具体要怎么操作,现在越来越少有人知道。郑子端回忆,以前福州人搓米时时,桌上摆放的东西大有讲究。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12-26长泰县工商局青年志愿者冬至进校园送温暖
- 2011-12-23冬至期间 莆田推广节地葬式提倡文明祭扫
- 2011-12-22旧时冬至习俗:亲友互赠棉衣以示关照
- 2011-12-22冬至吃什么-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 2011-12-22冬至吃馄饨去“混沌”之气 最早馄饨出土春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