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既是文明城市的创建者,更是文明城市的直接受益者,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具有主体地位。因此,我们把市民作为创城的最大主体和内在因素,广泛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市民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内在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人数12046人,其中已建立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67支,志愿者近3000人。
1、强化城镇建设管理。组织开展“爱我沙县、清洁家园、共创文明”活动,成立“城市管理110”,构建城市管理互动式参与机制,成立志愿者服务、文明劝导、市民监督等队伍,最大范围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发动你我他、治理脏乱差”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结合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户的评选,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定期开展全民卫生大扫除,实行街道全日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清扫、清运和保洁率达100%。出台城区市容长效管理工作意见,实行市容市貌的分级动态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持续完善城市园林景观、城市夜景等公共配套设施,完成了一批城市精品住宅小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实施“畅通工程”,编制《沙县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成大洲大桥、泰和路、新城中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完成部分“面的”车辆置换出租车工作,形成以公交车为主、出租车为辅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在全县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成立行风监督小组、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大力整顿行业作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开展免费优生检测,保持低生育水平;完成县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和4个乡镇卫生院综合楼的建设和改造,抓好22个村卫生所的规范化建设,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两年来,相继出台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小吃业主、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配套政策和措施,保持稳定就业形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取得成效。2010年共发放就业创业小额贷款489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94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5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64人、转移就业10042人。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5%,6.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千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高于省定标准发放城乡低收入群众临时性物价补贴。
4、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积极构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平台,发起主题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态建设活动,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督促实施环保规划,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加强重点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节约型、生态型提升,巩固和提升“全国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努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两年来,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5%和100%,关闭淘汰落后企业6家,关闭、搬迁禁养区40多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完成25家企业废水深度治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造林绿化4.21万亩。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