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出生在政和县星溪乡梅坡村的余日丹家破人亡;一句承诺,又让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新家;
九年间,乡村小学教师颜隆女一家默默无闻地温暖着余日丹的心田,培育她健康成长。
九年后,一张福州大学的通知书让全家人喜笑颜开,可短暂的喜悦之后,高昂的学费却让颜妈妈愁眉不展。
这就是我们要向大家讲述的一个平凡家庭里的不平凡的故事。
一句承诺,让小日丹重获家的温暖
1997年,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日丹母亲的生命。第二年,由于父辈的恩怨,同村的孙某醉酒后将父亲杀死,大姐和弟弟也受了重伤。年仅11岁的日丹浑身哆嗦地躲在房间里,死死地盯住房门,目睹了凶杀的全过程。
受伤的姐弟被送往政和县医院。当时还是水泥厂子弟幼儿园老师的颜隆女正在医院陪护生病的母亲,听说了刚刚发生的血案,凑巧母亲和日丹姐弟又住同一病房。"有时我上班没办法陪母亲,小日丹就会帮母亲打开水,拿拖鞋,倒茶,还会举着吊瓶陪母亲上厕所。母亲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日丹当日乖巧可怜的模样在颜老师心里挥之不去,她生怕日丹辍学,告诉日丹"没有书读的时候来找我!"
伤愈后的姐弟,害怕孙某再次行凶,天南地北、四处流离。大姐到上海打工,二姐也辗转到黑龙江,七岁的弟弟留在梅坡叔叔家养伤,小日丹则投奔浙江庆元叔叔家。叔叔家并不富裕,自己的孩子早已辍学,更无力供养日丹。就这样,日丹也被迫辍学。求学心切的她仍记得当日的那句话"没有书读的时候来找我!"
99年9月的一天,梅坡村的范元宝老师找到了老师,向她提起了当年的事。晚饭后,颜老师立马和丈夫一起驾车到梅坡村。直觉告诉小日丹,颜老师是真诚的。第二天,小日丹独自一人来到颜老师家。初到颜家的日丹穿着宽大的姐姐的旧衣服,背着一个破书包,言语木讷,怯生生的。颜老师当天就带着小日丹上街买裙子,换上新裙子的小日丹活像个小公主。懂事的她生怕弄破了颜老师买的新裙子,总舍不得穿,洗得干干净净放在衣箱里。
颜老师的丈夫郑世军当时为一家公司开车,做临时工。夫妻俩结婚十多年了,都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疼爱妻子,更理解妻子。颜老师还有一个只比日丹大五个月的儿子郑泽鑫。泽鑫听爸爸妈妈讲述日丹的遭遇后,把小日丹当亲生妹妹一样对待。但亲戚朋友们担心这样会给家里带来麻烦,甚至有些孩子多的亲戚还责怪她不帮自家人,可颜老师总是坚定地说:"她更需要帮助!"
漫长的成长之路有我与你共度
颜老师想让日丹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健康康地成长。她从不把日丹的经历告诉周围人。每搬一次家,房东出于好奇地问:"你有两个孩子啊?",颜老师总说:"是啊,我有一对龙凤胎。"日丹姓余,既不同于"颜妈妈",也不同于"郑爸爸"。一次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忍不住问颜老师,"哦,我们家阿丹跟外婆姓。"颜老师微笑着回答。
尽管颜老师时刻照顾着日丹的感受,想让她尽快融入这个新的家庭.但那时的日丹仍旧感觉拘谨别扭,寄人篱下.吃饭时,日丹从不敢夹菜,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碗;摆在茶几上的水果,颜老师郑师傅在时,从不敢拿来吃,只有等他们都出去了,日丹才会偷偷地拿来吃;日丹惦记着老家的弟弟,时常偷偷地把泽鑫的童话书和颜老师家亲戚给的零用钱带回去给弟弟.
一次,泽鑫犯了点错误,爸爸十分生气地责骂了他,个性倔强的他一气之下跑出门去,许久都不见踪影.眼见天已经渐黑下来,颜老师郑师傅担心儿子出事,急得焦头烂额.为了照亮路面,颜老师用松明电灯,不小心松油滴落在手臂上,不禁惊叫.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夫妻俩终于在路边找到了泽鑫,回到了家里.日丹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出来过问一句,更没有帮着找哥哥.日丹的反应让颜老师感到十分失望."难道日丹到自己家仅仅只是为了读书?"颜老师心里难过极了.
2000年初,小日丹生病了,颜老师带着她去医院看病多次,总不见好.后来颜老师便把一个当医生的朋友请到家里,给日丹打吊针。小日丹在迷糊中,似乎感觉到妈妈正抚摸自己的额头,心里舒服极了,但恍过神来,看见坐在身旁守候着自己的是颜老师。"好一点没有?不要紧的,睡一觉就好了。"温暖的话语,让小日丹再也忍不住了,用力朝着颜老师背影喊了声"妈妈!",堵在嘴边四个月的"妈妈"终于脱口而出。颜老师一脸欣喜地转过身来,"阿丹,想吃什么?"幸福的泪水缓缓地滑过日丹的脸颊。
日丹虽沉浸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但当年的情景却仍象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她的脑海里。2005年,政和电视台播报凶犯孙某被捕消息,日丹看到屏幕上当年父亲惨死的场面,面容顿然失色,拔腿就跑,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平日里,每当看到血迹,她就会吓得脸色煞白,浑身发抖。日丹的这些举动,夫妻俩都看在眼里。为了帮助日丹摆脱噩梦,走出阴影,夫妻俩常常找机会耐心开导日丹。慢慢地,日丹终于明白了,放下心中的包袱,舒心地笑了。"其实我挺同情他(孙某)的,他听了姐姐的话,记着上辈的仇恨,却毁了自己的一生。"现在的日丹已经完全释怀。
学习上的事,夫妻俩十分放心.日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不让"爸爸" "妈妈" 操心。她年年都是班里的班长,考试成绩稳拿第一,每次作文都得"优", 试卷作业本还经常作为"标本"贴到墙报上展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数不胜数。
就这样,每年生日吃着"妈妈"亲手做的长寿面,日丹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转眼间,日丹已经念高三了。
一家人在县城里租了一套不足50平米的顶楼的房子,走廊用作厨房,客厅摆着一张破旧的床。顶楼的房子夏天十分炎热,为了给日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妈妈" 每个月多出100元,特地请房东帮忙滕出一间二楼的屋子给日丹.在福州读书的泽鑫放假回来就睡在客厅里.或许是浓浓的亲情让小日丹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一直成绩优异的她,在第一次高考时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个暑假,日丹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没事,我们从头再来!妈妈不会让你没书读的!"就这样,全家人陪着日丹熬过了又一个艰难的高三。今年7月,日丹以572的高分被福州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录取。
日丹深知,没有颜老师一家,就没有今天的自己。这九年来,自己虽然失去了父母,但得到的却很多很多。
各级政府知道此事后,都对日丹予以了支持。还有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也为日丹捐助了5000元学费。
颜老师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做的事情真的是微不足道的。"
日丹发誓:"我要像哥哥一样,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和哥哥,报答所有关心我的人们!" (张雄豆 汤海平 尹水晶)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0-07-02厦门一群年轻教师自发成立“教师成长共同体”
- 2010-07-01平潭首期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将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 2010-06-29小学教师被指殴打学生并逼其下跪认错(组图)
- 2010-06-28教师新标准当听一线老师意见 最该动谁的"奶酪"